《骈字类编》:鸾吪(鸾吪)
禽经见凤靡下。
《韵府拾遗 纸韵》:鸾枳(鸾枳)
梅尧臣诗:昔人鸾枳叹。
《漢語大詞典》:鸣和鸾(鳴和鸞)
谓车行鸾和相鸣应。五种驾车马的技术之一。《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五驭”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五驭,鸣和鸞,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贾公彦 疏:“‘鸣和鸞’者,和在式,鸞在衡。案《韩诗》云:‘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鸞鸣,鸞鸣则和应。’”
《骈字类编》:旂鸾(旂鸾)
汉书郊祀志:美阳得鼎,献之,下有司议。张敞好古文字,按鼎,铭勒而上议曰:臣闻周祖始乎后稷,后稷封于斄,公刘发迹于豳,太王建国于𨙸梁,文、武兴于酆鄗。由此言之,则𨙸梁、酆鄗之间,周旧居也,固宜有宗庙坛场祭祀之臧。今鼎出于郊东,中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赐尔旂、鸾、黼、黻、雕、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臣愚不足以迹古文,窃以传记言之。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宗庙也。
《分类字锦》:锡鸾(锡鸾)
左传:锡鸾和铃,昭其声也。注锡在马额,鸾在镳,和在衡,铃在旂,动皆有鸣声。释文:锡音杨,马面当卢。疏正义曰:郑元巾车注云:锡,马面当卢,刻金为之,所谓镂钖也。诗笺云:眉上曰锡,刻金饰之,今当卢也。然则锡在眉上,故云在马额也。诗称輶车鸾镳,知鸾在镳也。镳在马口两旁,衡在服马颈上。鸾、和亦铃也。以处异,故异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