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69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官翰林学士,为钦宗草降金表。后被李纲斥罢。黄潜善等引为试中书舍人,历户部尚书,知温州、平江、临安等职,所至扰民,盗用军钱,除名。依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阿谀万俟卨,毁谤岳飞,为世人不齿。工诗文。有《鸿庆居士集》。
全宋诗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为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集》卷三二《与吴世范帖》)。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未几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出知温州,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居。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临安府。二年,以盗用军钱除名,象州羁管。四年,放还,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宋史》无传。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牍》传世。 孙觌诗,以《常州先哲遗书》据宋钞本所刊《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其中诗七卷,多为绍兴二年被贬后作品)为底本,校以宋刻残本《孙尚书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诗见卷六、卷五七。简称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钞《南台陵孙尚书大全集》(七十卷,诗见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钞本多出底本之诗和底本卷二八中二首乐语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二卷。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尝提举南京鸿庆宫,故自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中词科。历国子司业、侍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建炎元年,李纲以其曾为张邦昌权直学士院,贬责归州安置。二年,充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三年三月为户部尚书;四月,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扰民罢职。绍兴元年复龙图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二年,以盗用助军钱除名,象州羁管。五年,归隐太湖。十三年,以郊恩叙奉议郎。二十六年,复左朝奉郎。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致仕。封富阳县伯。孝宗朝,尝受命编类蔡京、王黼等事实上之史官。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觌先附黄潜善、汪伯彦诬诋李纲;汴京破,又为钦宗草降表。后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为时人所鄙。然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齐名。其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鸿庆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记孙觌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俞鸿庆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鸿庆(19世纪—1903年),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24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俞鸿庆侍奉父母有孝行。每年必请假归乡探亲。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父亲去世,俞鸿庆悲伤而死。
《漢語大詞典》:鸿庆(鴻慶)
(1).大庆;洪福。指王业。晋书·乞伏乾归载记:“将鼓淳风於东夏,建八百之鸿庆。”
(2).喻指年寿。 南朝 梁 徐勉 《故永阳敬太妃墓志铭》:“年高事重,志义方隆,宜永绥福履,而奄夺鸿庆,以 普通 元年十月廿三日遘疾,十一月九日己卯薨於第。”
《漢語大詞典》:鸿庆宫(鴻慶宫)
宋 代宫殿名。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二:“ 大中祥符 七年正月乙卯,詔陞 应天府 为 南京 ,建行宫正殿,以归德为名,以圣祖殿为 鸿庆宫 。”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一:“ 政和 二年, 南京 鸿庆宫 道士 孟若蒙 进状言:‘本宫每遇正月初四日为创业之日,修设斋醮,乞置节名,以永崇奉。’”
分類:宫殿殿名
《國語辭典》:径庭(徑庭)  拼音:jìng tíng
1.相差甚远。如:「大相径庭」。也作「径廷」、「径庭」。
2.经过庭中。《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孔子径庭而趋,历级而上。」
《國語辭典》:径庭(逕庭)  拼音:jìng tíng
相距极远。《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金。郦权〈白鹤璧游善应洹山〉诗:「感物复叹嗟,醉语忽径庭。」也作「径廷」、「径庭」。
《國語辭典》:宾旅(賓旅)  拼音:bīn lǚ
旅客。《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每至五月十五日,必以酒食相馈,宾旅聚会,有甚于三元。」
分類:羁旅鸿庆
《漢語大詞典》:晏阴(晏陰)
(1).柔和之阴,微阴。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孙希旦 集解:“晏,安也。阴道静,故曰晏阴。夏至之日,微阴初起,故致其敬慎安静以养之,而定此晏阴之所成就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霽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列子·汤问:“ 孔周 乃归其妻子,与斋七日。晏阴之间,跪而授其下剑, 来丹 再拜受之以归。” 杨伯峻 集释:“晏阴之间,谓半晴半阴之间,非谓晚暮也。”旧唐书·代宗纪:“仲夏之月,静事无为,以助晏阴,以弘长养。” 金 雷琯 《古意》诗:“妾如朱槿花,含英愁晏阴。”
(2).借指夏至。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属晏阴之在序,当严气之方升。”参阅 陈奇猷 《吕氏春秋校释》卷五。
(3).晴阴。吕氏春秋·诬徒:“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 陈奇猷 校释引 陶鸿庆 曰:“晏阴,犹言晴阴,故与喜怒并言。”
《漢語大詞典》:兵首
(1).军队的前锋。吕氏春秋·简选:“ 齐桓公 良车三百乘,教卒万人,以为兵首,横行海内,天下莫之能禁。” 陈奇猷 集释引 陶鸿庆 曰:“兵首,谓军之前锋也。”
(2).主将,统帅。战国策·秦策五:“臣少为 秦 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 赵 兵以遇。”汉书·窦田灌韩传赞:“ 王恢 为兵首而受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