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杜鹃(杜鵑)  拼音:dù juān
1.动物名。鸟纲鹃形目。口大尾羽长,嘴黑色,上嘴末端稍曲,身体灰褐色,尾巴有白色横斑,胸腹部有黑色横条纹,与鹰相似,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啼叫,鸣声凄厉,能动旅客归思。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也称为「杜宇」、「鶗鴃」、「啼鴃」、「鹈鴃」、「子规」。
2.植物名。杜鹃科杜鹃属。包括玉山杜鹃、唐杜鹃、台湾杜鹃、马银花等约八百种乔木或灌木之通称。单叶互生。花两性,合瓣花冠;雄蕊花药孔裂。蒴果胞背开裂,种子细小,多数。花常显目,供观赏。野生之「映山红」、「羊踯躅」、「西施花」等亦属之。
《國語辭典》:杜宇  拼音:dù yǔ
1.人名。相传古代蜀帝名杜宇,号望帝,死后魂化为杜鹃。
2.杜鹃的别名。参见「杜鹃」条。
《國語辭典》:杜鹃花(杜鵑花)  拼音:dù juān huā
约近一千种杜鹃科杜鹃属植物之泛称。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果为开裂之蒴果。近年之学者将之分为八亚属,最多者为常绿杜鹃亚属与踯躅类之二亚属。本属植物之花也称为「杜鹃花」。如:「淡淡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唐。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案之诗〉:「最息杜鹃花澜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国语辞典》:啼鹃(啼鹃)  拼音:tí juān
杜鹃的啼叫声。宋。张炎〈阮郎归。钿车骄马锦相连〉词:「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漢語大詞典》:鹃啼(鵑啼)
亦作“ 鹃嗁 ”。 相传杜鹃啼声凄苦。因多用以形容人的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 元 虞集 《送王君实御史》诗:“鸎满 輞川 君定到,鹃啼 劒阁 我思归。” 元 王元鼎 《雁传书》套曲:“鹃啼春思月中魂,花迷蝶梦窗前影。”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一:“看阶前草緑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鹃啼雀噪,恐有寃魂。” 清 赵细琼 《喝火令》词:“鹤唳风声杳,鹃嗁月影寒。”参见“ 鹃魂 ”。
《漢語大詞典》:鹃魂(鵑魂)
相传古代 蜀 帝 杜宇 让位 鳖灵 自逃,后欲复位不得而死,魂化为鹃,悲啼不止,乃至血出,人称冤鸟。故以“鹃魂”指冤魂。 清 周亮工 《哭陈开仲》诗:“当时我客皆钩党,悲颯填胸尔不任。鹤骨难支萧寺雨,鹃魂彳亍故园心。”
《漢語大詞典》:鹃血(鵑血)
传说杜鹃啼声凄苦,昼夜不止,甚至口中流出血来,故称。常以形容悲怨之深。 清 王夫之 《读〈指南集〉》诗之一:“鹃血春啼悲 蜀 鸟,鷄鸣夜乱度 秦 关。” 清 徐吴念 《石门蔡贞女辞》:“三月鹃血带啼痕,清操直欲凌冰霜。”参见“ 鹃魂 ”。
《漢語大詞典》:鹃魂(鵑魂)
相传古代 蜀 帝 杜宇 让位 鳖灵 自逃,后欲复位不得而死,魂化为鹃,悲啼不止,乃至血出,人称冤鸟。故以“鹃魂”指冤魂。 清 周亮工 《哭陈开仲》诗:“当时我客皆钩党,悲颯填胸尔不任。鹤骨难支萧寺雨,鹃魂彳亍故园心。”
《國語辭典》:杜鹃花(杜鵑花)  拼音:dù juān huā
约近一千种杜鹃科杜鹃属植物之泛称。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果为开裂之蒴果。近年之学者将之分为八亚属,最多者为常绿杜鹃亚属与踯躅类之二亚属。本属植物之花也称为「杜鹃花」。如:「淡淡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唐。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案之诗〉:「最息杜鹃花澜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漢語大詞典》:鹃魂(鵑魂)
相传古代 蜀 帝 杜宇 让位 鳖灵 自逃,后欲复位不得而死,魂化为鹃,悲啼不止,乃至血出,人称冤鸟。故以“鹃魂”指冤魂。 清 周亮工 《哭陈开仲》诗:“当时我客皆钩党,悲颯填胸尔不任。鹤骨难支萧寺雨,鹃魂彳亍故园心。”
《漢語大詞典》:杜鹃血(杜鵑血)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甚。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草莽臣 正之 ,望闕輒哭謁。眼枯泪未枯,中有杜鹃血。”
《骈字类编》:红鹃(红鹃)
宋 叶适 自罗浮行田宿华严寺 严冬树色改,青松耀红鹃。不种自生植,屡伐常苍然。
《韵府拾遗 先韵》:叶适诗青松耀红鹃
《漢語大詞典》:怨啼鹃(怨啼鵑)
词牌名。即《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词谱》卷四:“《浣溪沙》, 唐 教坊曲名……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参见“ 浣溪沙 ”。
分類:词牌名
《漢語大詞典》:浣溪沙
亦作“ 浣溪纱 ”。亦作“ 浣纱溪 ”。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 唐 人词,仄韵始自 南唐 李煜 ,均双调四十二字。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三。
(2).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漢語大詞典》:山鹃(山鵑)
杜鹃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处山鹃盛开,皆在水涯岸侧,不作蔓山布谷之观。”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处山鹃鲜丽,光彩夺目。”
分類:杜鹃花
《漢語大詞典》:子鹃(子鵑)
即杜鹃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杜宇 称帝号曰 望帝 ……禪位於 开明帝 ,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 蜀 人悲子鹃鸟鸣也。”参见“ 子规 ”。
《國語辭典》:子规(子規)  拼音:zǐ guī
杜鹃的别名。参见「杜鹃」条。
《分类字锦》:四时杜鹃(四时杜鹃)
平泉草木记己未岁得稽山之四时杜鹃
分类:杂花
《国语辞典》:台湾杜鹃(台湾杜鹃)  拼音:tái wān dù juān
植物名。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小乔木。叶革质,表面光滑,背面密被灰白色贴伏状毛茸,长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花冠阔漏斗形,五浅裂,多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十至十二枚。蒴果圆柱形。为台湾本岛固有。
《国语辞典》:望帝啼鹃(望帝啼鹃)  拼音:wàng dì tí juān
古代蜀国国君望帝死后魂化为杜鹃鸟,在山中悲啼的故事。见《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州益州》。
《国语辞典》:杜鹃窝(杜鹃窝)  拼音:dù juān wō
1.杜鹃鸟所筑的巢。
2.精神病院。1975年美国发行一部影响深远之名片「飞越杜鹃窝」(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cuckoo's nest意指精神病院,源自一首同名的美国童谣,歌词叙述一只杜鹃飞来飞去,好像疯了一般,因此以杜鹃窝比喻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