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4,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鹿头关
鹿毛
鱼鹿
鹿中
鹿生
两鹿
鹿肉
触鹿
大鹿
文鹿
鹿栅
覆鹿蕉
鹿帻
鹿卢蹻
乘鹿
《漢語大詞典》:鹿头关(鹿頭關)
古关名。 唐 置,在 四川省 德阳市 鹿头山 上,为 西川 防守要地。旧唐书·宪宗纪上:“丁酉, 高崇文 破贼万人於 鹿头关 。” 宋 赵抃 《过左緜偶成》诗:“入覲已违龙尾道,出麾还过 鹿头关 。” 清 王士禛 《秦蜀驿程记》:“有碑题 汉 龙凤 二公祠,东 鹿头关 ,即 士元 墓。”亦省称“ 鹿头 ”。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闢 党聚谋, 鹿头 是守。”
分類:四川
《骈字类编》:鹿毛
岭表录异记:番禺地无狐兔,用鹿毛、野狸毛为笔 王隐笔铭。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利难秃,亦有鹿毛。
《骈字类编》:鱼鹿(鱼鹿)
明一统志:鱼鹿峡在重庆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涪江水自中流出,一石状若鱼,一石状若鹿,故名。
《漢語大詞典》:鹿中
古代行射礼时用以盛筭之具。刻木为之,形似鹿,背有孔,中空,故名。射中,纳筭于口以记数。仪礼·乡射礼:“释获者执鹿中一人,执筭以从之。”
分類:射礼刻木
《骈字类编》:鹿生
易林:鹿生泽陂,豺伤其麑,淬血而独哀。
《骈字类编》:两鹿(两鹿)
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传:鹿得萍,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疏:以鹿呼同类,犹君呼臣子也。或以为两鹿相呼,喻两臣相招,为群臣相呼,以成君礼。斯不然矣。淮南子:小国不斗于大国之间,两鹿不斗于伏兕之旁。
《骈字类编》:鹿肉
吴志赵达传: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谓曰,仓卒乏酒,又无嘉肴,无以叙意,如何?达取盘中只箸,再三纵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鹿肉三斤,何以辞无 酉阳杂俎:毕形如笠,又属木,祭用鹿肉。
分类:鹿肉
《漢語大詞典》:触鹿(觸鹿)
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 东山 ,躬自负土……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 孜 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於所犯栽下。”后因以“触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宋 苏轼 《同年程德林求先坟·思成堂》诗:“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 清 顾炎武 《墓后结庐三楹作》诗:“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漢語大詞典》:大鹿
(1).广大的山林。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秋养耆老,而春食孤子,乃浡然《招》乐兴於大鹿之野。”
(2).谓领录天子之事。隶释·魏受禅表:“帝王遗事,义莫显於禪德,美莫盛於受终。故陈‘纳于大鹿’。”按,今本尚书·尧典作“大麓”。参见“ 大麓 ”。
《漢語大詞典》:大麓
犹总领,谓领录天子之事。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孔 传:“麓,録也。纳 舜 使大録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 刘昭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曰:“昔 尧 试於大麓者,领録天子事,如今尚书矣。”一说为广大的山林。《淮南子·泰族训》:“既入大麓,烈风雷雨而不迷。” 高诱 注:“林属於山曰麓。 尧 使 舜 入林麓之中,遭大风雨不迷也。”
分類:总领帝王
《漢語大詞典》:文鹿
即梅花鹿。《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 汉 王粲 《七释》:“霜熊之掌,文鹿之茸。”参见“ 梅花鹿 ”。
《國語辭典》:梅花鹿  拼音:méi huā lù
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夏季毛栗红色,背有白斑,冬季呈棕红黄色。共有十三个亚种,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台湾梅花鹿是其中体形较大之亚种,生活于中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地。善跑,可制革。
《漢語大詞典》:鹿栅
圈栏。亦指障碍物。 元 马祖常 《泉南孙氏园亭》诗:“鸭阑萍上甃,鹿栅蘚生垣。”清史稿·兵志八:“边墙衝要处,增设鹿栅木栅,以备堵御。”
分類:障碍物
《漢語大詞典》:覆鹿蕉
见“ 覆鹿寻蕉 ”。
《國語辭典》:覆鹿寻蕉(覆鹿尋蕉)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郑国有樵夫打死一只野鹿,用蕉叶把它覆盖藏起来,后却忘记所藏地方,以为是一场梦。典出《列子。周穆王》。后比喻把真实的事情看作梦幻。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一出:「鸊鹈寒莎鸡动,乌轮兔驾迅长空,覆鹿寻蕉恍梦中。」也作「覆鹿遗蕉」、「覆蕉寻鹿」。
《漢語大詞典》:鹿帻(鹿幘)
鹿皮制成的头巾。多为隐士所戴。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身轻曳羽霞襟狭,髻耸峨烟鹿幘高。”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长史 竇轨 见之,遗以衣服、鹿幘、麂鞾,逼署乡正。”
《漢語大詞典》:鹿卢蹻(鹿盧蹻)
道教所说的登高涉险的用具。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龙蹻,二曰虎蹻,三曰鹿卢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尔之辟兵,铁布衫也。尔之飞跃,鹿卢蹻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愿乘世外鹿卢蹻,孰职就里阴阳鞲。”
《分类字锦》:乘鹿(乘鹿)
高僧传:释元康。不详姓氏。贞观中游学京邑。群辈推许。先居山野。恒务持诵观音。求加慧解。遂感鹿一首。角分八岐。厥形绝异。康见之。抚而驯伏。遂豢养之。乘而致远。曾无倦色。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