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鹿藿 拼音:lù huò
植物名。豆科鹿藿属,多年生蔓性草本。茎与叶被褐色毛及红色腺点。叶互生,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黄色或淡紫色。荚果长椭圆形,熟时红褐色,内藏二枚黑色球形的种子。自生于山野及田泽间。也称为「饿马黄」。
分類:入药
《骈字类编》:鹿后(鹿后)
诗: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疏:凤象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见则天下大安宁。
《韵府拾遗 屋韵》:借鹿
刘永之诗:邻屋分灯夜读书,仙山借鹿春耕石。
《骈字类编》:三鹿
魏志张既传注:成公英降太祖,太祖以为军师,从行出猎,有三鹿走至前,公命英射之,三发三中,皆应弦而倒祷。金史张仲轲传:为中京留守,尝大猎于北地,围未合 曰:我若有大位,百步之内,当获三鹿。若止为公相,获一而已。于是不及百步,连获三鹿。
《漢語大詞典》:食苹鹿
《漢語大詞典》:食苹
(1).亦作“ 食萍 ”、“ 食蓱 ”。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於食苹。”《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元帝 《荆州放生亭碑》:“故知鱼鸟一观,俱在好生,欲使金牀之鴈,更及 衡阳 之侣;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 隋 江总 《劳酒赋》:“乃遵执爵之典,爰降食苹之讌。”
(2).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南朝 宋 鲍照 《与伍侍郎别诗》:“民生如野鹿,知爱不知命……伤我慕类心,感尔食苹性。”
(2).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南朝 宋 鲍照 《与伍侍郎别诗》:“民生如野鹿,知爱不知命……伤我慕类心,感尔食苹性。”
《韵府拾遗 屋韵》:牵鹿(牵鹿)
萧翼诗:拄杖负书寻远寺,倩童牵鹿渡深溪。
《骈字类编》:谷鹿
豫章古今记:谷鹿州在州城西南百步,有一大桥。
《骈字类编》:虎鹿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二九○ 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
《骈字类编》:犬鹿
唐书安金藏传:母丧,葬南阙口,营石坟,昼夜不息。地本卬燥,泉忽涌流。庐之侧,李冬有华,犬鹿相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