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鹿敏求,哲宗元符中,知韶州仁化县。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党籍,降充簿尉(《元祐党人传》卷四)。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泽州沁水人。少颖慧,于书无所不读。宋宣和间以明经举进士不第。后地为金人所有,遂辍举子业,隐居鹿台山,且耕且读,从学者甚众。金熙宗天眷间省檄屡辟,俱辞不应。学者称为鹿台先生。有《鹿台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鹿何(一一二七~一一八三),字伯可,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授秀州华亭尉。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知南安县(《夷坚丁志》卷一一),历通判吉州,知饶州,召为诸王宫教授(《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年四十馀(《赤城志》作五十二)致仕,筑堂曰见一,自号见一先生。淳熙十年卒,年五十七。有《见一堂集》,已佚。事见《两浙金石志》卷一○《鹿伯可墓志铭》。
姚鹿卿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二六一
姚鹿卿,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嘉定四年登进士第,曾任南康军军学教授。见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50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德夫,号泉谷。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为历知南安县,入任枢密院编修官,与起居郎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同时遭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颂之。知建昌军,宽赋敛、抑豪强、黜黠吏,革除秋苗斛面勒索。淳祐三年,迁太府少卿兼右司,屡有建言。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
全宋诗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一),字德夫,号泉谷樵友,丰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调南安军学教授。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为福建安抚使干办。绍定六年(一二三三)知南安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行在诸司审计司干办。二年,知建昌军。四年,召除右司郎官,出为江东转运判官,历浙东、浙西提刑、知宁国府。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六年,出知平江府。七年,除国子监祭酒,寻兼侍讲、权给事中。九年致仕,十一年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等,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徐鉴据家乘辑为《清正存稿》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年谱,《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徐鹿卿诗,以明万历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及胡思敬校(简称胡校)等。
全宋文·卷七六六七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字德夫,号泉谷,隆兴府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南安军军学教授,历知尤溪、南安二县,召为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建昌军。复入为度支郎官兼右司,忤时相,主管云台观。起为江东运判,淳祐元年除浙东提刑兼提举常平,知泉、赣二州。三年,以右司召,擢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逾年,兼权吏部侍郎。以疾丐祠,迁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召权兵部侍郎,改权礼部,兼侍讲,迁礼部侍郎。累疏告老,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盐楮议政稿》、《历官对越集》、《徐清正公词》(存),手编《汉唐文类》、《文苑菁华》。见《宋史》卷四二四本传,《宋宗伯徐清正公年谱》(《清正存稿》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2—1293 【介绍】: 金元间广平永年人,徙汝州鲁山,字文炳,号鹿庵。金哀宗正大四年进士,不就官。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涯涘。避兵淮、襄间,为南宋小吏。金亡后北归,寓河内,东平总管严实迎之为师。世祖即位,拜益都等路宣抚副使,寻以疾免。李璮以礼延致之。及璮谋反蒙元,磐脱身入京。拜翰林直学士。迁太常少卿。时朝仪未立,磐上疏言之,仪制始定。后以资德大夫致仕。磐资性刚方,每奏对,必以正,帝尝以古直称之。卒谥文忠。
元诗选
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徙居汝之鲁山。登金至大四年经义进士第。元中统初,擢益都等路宣慰副使。顷之以疾免,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志。师围济南,授参议行中书省事,迁翰林直学士,出为真定宣慰使。至元元年,复召入翰林,兼太常少卿,进拜承旨,累乞致仕,不许,年八十二,始遂所请。三十年卒,年九十二。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洛国公,谥文忠。文炳人品高迈,气概一世,尝曰:文章以自得不蹈袭前人一言为贵。又曰:为学务要精熟,当镕成汁,泻成锭,团成块,按成饼。故其文词波澜宏放,浩无津涯。李野斋称其为文冲粹典雅,得体裁之正,不取尖新以为奇,不尚隐僻以为高。诗则述事遣情,閒逸豪迈,不拘一律。其居翰林也,持文柄者馀二十年,天下学士大夫想闻风采,得从容晋接,终身为荣。元初开国诸公,未有出其右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8—1280 【介绍】: 元真定获鹿人,字仲明,号鹿泉。甫冠,为行台从事,以廉闻。忽必烈在藩府,召用之,使监筑上都城。中统元年,授中书左右司郎中。从帝北征,每陈说《资治通鉴》。至元初,参议中书省事。十一年灭宋之役,以宣抚使佥行省事留鄂州,发仓廪济流亡。累迁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65 【介绍】: 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元诗选
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人。负经济才,介特自守,隐居圁谷间,衣鹿皮,自号「鹿皮子」。以当事者荐,徵之不起,专意著述。尤长于说经,与同郡黄晋卿辈友善。尝贻书宋景濂,谆谆以文章相勉励云。所著曰《鹿皮子集》。好为古赋,组织绵丽,有魏晋人遗风。其诗于题咏为多,属对精巧,时有奇气,如:「山遮春欲归时路,雁入凫飞不尽天。」「僧爨屋头猿挂树,鸟衔窗外雨生鱼。」「春在地中长不死,月行天尽又飞来。」「台虚人在空中立,云静天从水面浮。」「诗无獭髓痕犹在,梦有鸾胶断若何。」「野鹿避人悬树宿,溪鱼乘水上山来。」「天出异香薰宝树,日将五色染游丝。」「絮轻便欲排云去,花好多应换骨来。」即此数语,可以步武西昆诸作。
杨恒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浙江诸暨人,字本初。少颖悟,为文峻洁,有声乡里。后退居白鹿山,且耕且读,啸傲自乐,自称白鹿先生。太祖取浙东,屡辟,不起。性醇笃,家无担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楷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6—1474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用嘉,号鹿冠道人。博综古今,为文和平醇实,诗尤沉著古雅。知府况钟两度推荐,均固辞不出。工书画,尤善写层峦迭嶂,师法董源,秀润可观。晚年家居东原,学者称东原先生,门人私谥渊孝。有《东原集》、《纪善录》。
刘宪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8 【介绍】: 明湖广益阳人,字廷式。成化十四年进士,官监察御史。弘治十五年,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值鞑靼来犯,宪募土兵御之。正德二年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后忤刘瑾,逮系诏狱,瘐死。
维基
刘宪(?—1508年),字廷式,号鹿山,湖广长沙府益阳县人。成化戊戌进士。正德初,官至南京刑部侍郎。因刘瑾陷害下狱身死。早年出身国子生,成化七年(1471年)辛卯科湖广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进士。初官芜湖县知县,擢监察御史,历升大理左、右寺丞。正德二年(1507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宁夏卫大沙井驿草场火燬粮草,刘宪调查未完,即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当时刘瑾秉政,遣给事中检查各地边储,举发刘宪巡抚任内隐匿草场烧燬之事。刘宪因此被逮,下锦衣卫狱,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死于狱中。刘瑾伏诛后,朝廷察刘宪之忠节,遣官谕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5—1554 【介绍】: 明顺天府涿州人,字克弘,号鹿野。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劾罢顺天巡抚刘逵己。嘉靖十五年擢大同巡抚,创建五堡,声势联络,开拓田土以给边粮。官至兵部尚书。
维基
史道(1486年—1555年),字克弘,号鹿野,直隶顺天府涿州人。正德癸酉解元,丁丑进士。嘉靖初,曾出使朝鲜。累官兵部尚书。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会试联捷,未及廷对,翁柏庵去世。史道哀毁过礼,庐于墓侧。正德十二年(1517年)应丁丑科殿试,名列二甲,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四年八月授兵科给事中,劾罢顺天巡抚刘达,救吏部尚书王琼。嘉靖改元,奉命赐玉带一品服,出使朝鲜,馈赆一无所受,虽《皇华集》亦却之。朝鲜国王以史道之清介奏闻,且以《皇华集》封进。敕礼部颁给。回国后升山西按察司佥事,因弹劾大学士杨廷和被下诏狱,二年(1523年)二月贬河南南阳府通判,再贬金坛县县丞。三年八月恢复给事中官职,四年起复,升授河南按察司佥事,六年十一月升光禄寺少卿,九年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年正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十一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卿,十二年五月廷推时失误被吏部尚书汪鋐所劾,降为山西布政司右参议,寻令闲住。嘉靖十五年(1538年)十一月起复,擢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十六年三月鞑虏入侵大同,总兵官梁震斩首百馀级,梁震、史道俱升官一级,史道晋右副都御史,十八年十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如故,二十年六月升兵部左侍郎,令回部管事,二十一年二月因山西三关失事,被革职为民。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入寇至京师,史道被重新起用,令赴京听用,三十年二月以考察致仕。不久因俺答多次要求开放马市交易,史道再次被任命以原职兼右佥都御史,前赴大同经略边事。七月因成功主持马市交易,升兵部尚书,十月回京协理戎政,不久因科道弹劾,乞休归。十一月加太子少保,荫一子兼锦衣卫百户。
郑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郑骝(1488年—?),字德夫,号鹿溪,浙江衢州府江山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四十五名,登第二甲第十九名进士。历工部主事。嘉靖三年(1524年)参与左顺门哭谏,被廷杖。出为广东韶州府知府。嘉靖十七年(1538年)升云南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讳循义,字时行,邺嗣高祖也。以所居草堂面六峰,学者因称六峰先生。年十四,为名诸生闻里中。大参刘君家,有藏书多未行世者,乃手刺造门,欲借其书。刘君视先生风器非常,因诡曰:“吾家书不传,少年但能造观,当不惜。”先生如言,每晨往裹糒,及暮而归。刘君因款先生午餐数月,遂谢去。刘君曰失礼少年奚遽辍读耶先生谢曰已诵之矣刘君惊为叩诸书大义尽答如响因大相叹服嘉靖二年中进士对策已定第一当事忌其言切直置三甲出为池州推官郡中有王氏豪为雠所告前司理喜击大姓遂尽按王氏死数人所系尚十馀人罪俱重其后郡太守司理以前吏能锄豪且恐冒受赃遂不覆案然其罪固有疑先生知其冤状乃喟然曰为吏自避嫌此其宿行不信耳且治狱惟论罪重轻非谓陶朱公子日可杀也即召两家集庭下好谓曰王氏固非无罪然其家破有死者罪巳足偿今理官为两家释其怨各抆拭自新如何时告家讼久亦悔尽感泣先生即手书札子数千言立决遣十馀人传书论报郡中歌之曰李公来晚使冤不遣李公旦来圜扉夜开司李三年凡摄旁郡二摄旁大县三皆有绩召入为御史首上议郊社礼疏奉命督仓陈便宜十馀事俱定为法又奏浚通惠河省挽费岁以万计上以故知先生先生素有威重在台诸权贵尽侧目人呼所馆曰李御史胡衕尝以事绳中贵人益恨之思得陷先生会出按江右乃潜遣人乘夜焚先生船失印及精微批文具疏请罪上既知先生名即命更镌御史印趣巡方竟无罪先生念上恩益厉气所过百城震竦豫有豪曰赵公子本尚书家儿劫人妻某御史女为奸创其夫亡匿父宅俱不可得先生至并遣人破户出之治以法行部至高安其乡吏部郎况氏宅近学宫日稍侵宫旁𤲬地为其家园先生至展庙诸生数百人具牒讼之先生行视立判诸生词尾千言即毁况氏垣反其侵地况氏终身不得与荐绅齿前后斫论荐豫章人才如熊浃欧阳铎邹守益詹泮诸公俱后为名臣天下所重时夏公言首当轴新治第欲茯第旁十馀家益大其宅乃私书属任其事先生不可由是与夏公有郤时严相嵩方齮龁夏公闻之喜即遣人口约使论夏公启边衅罪当从中下之先生曰不幸见忤当轴然其复封疆议正某不敢毁大臣以媚大臣使者还报嵩意惭即出公守衡州奏治复最会以病告归卒于家得年五十六先生无他嗜好独喜积书遇典籍善本虽家有此编重副必得闻人工诗善书法远购极千里在长安时日命诸小史曰若赍素一幅分乞某公某公诗索其自书若往上书即长跪面请使退则借手矣小史素畏公如约长安诸君戏相语曰行行且止避兰台小史畏面索书也所著鄮溪集行世当世宗朝夏公持国秉最幸已而严嵩进一时廷臣不左袒夏则右袒严耳或曰夏公固贤者嗟夫身为国谏臣持正议难惑以非即贤相国且不附况肯比大奸耶是可为人臣法矣
维基
李循义(1488年—?年),字时行,号鹿岩,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治《易经》,正德十一年(1516年)由国子生中式丙子科浙江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二百四十八名进士。授池州府推官,嘉靖八年九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十年巡视漕运,十一年六月巡按江西,舟中失火,印信批文俱毁,上疏自劾待罪,诏夺俸三月,更给批印。以忤严嵩,出为衡州府知府,不久以病告归,卒。
毛衢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毛衢(1496年—1544年),字大亨,号鹿泉(六泉),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人。治《易经》,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联捷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十四名,第三甲第七十九名进士。先后任浙江太平、永康知县,升刑部主事,历刑部署员外郎,十二年五月升四川按察司佥事,迁云南布政司左参议,十七年十月升四川提学副使,十九年十二月考察罢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