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5
分类词汇
9
词典
麻线
皂丝麻线
丝麻线儿
半丝麻线
麻线道
分类词汇
麻缕
麻绦
髽发
麻絇
绩麻拈苧
倒扣针儿
麻织品
麻股
麻经儿
《國語辭典》:
麻线(麻線)
拼音:
má xiàn
用麻搓成的线。《说郛。卷三四。漫笑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线一缕。」
分類:
麻线
麻制
少数民族
官人
《國語辭典》:
皂丝麻线(皁絲麻線)
拼音:
zào sī má xiàn
比喻细微的纠葛或牵连。「皂」文献异文作「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自半路遇见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丝麻线,要勒掯我回去?」《水浒传》第二六回:「若是停丧在家,待武松归来出殡,这个便没甚么皂丝麻线。」也作「半丝麻线」、「丝麻皂线」。
分類:
是非
混乱
纠缠不清
《高级汉语词典》:
丝麻线儿
些微私弊
《国语辞典》:
半丝麻线(半丝麻线)
拼音:
bàn sī má xiàn
些微的私弊和嫌疑。丝和线是私、嫌的谐音双关语。《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为神》:「我的爹娘记挂我,时常教他来望我,有甚么半丝麻线?」也作「皂丝麻线」、「丝麻皂线」。
分类:
些微
私弊
嫌疑
谐音
双关语
《國語辭典》:
麻线道(麻線道)
拼音:
má xiàn dào
像麻线一样细长的窄路。比喻孤独难行的黄泉路。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小的每多谢承,本待麻线道上不和你一处行。」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做的鬼到黄泉,我和你麻线道儿上不相见。」
分類:
迷信
阴司
时服
服丧
孝子
麻衣
《漢語大詞典》:
麻缕(麻縷)
麻线。
《
孟子·滕文公上
》
:“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宋
苏轼
《鲜于子骏见遗吴道子画》
诗:“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分類:
麻线
《漢語大詞典》:
麻绦(麻縧)
用麻线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
《水浒传》
第二六回:“﹝ 武松 ﹞去房里换了一身素净衣服,便叫土兵打了一条麻绦,繫在腰里。”
分類:
麻线
编织
带子
绳子
《漢語大詞典》:
髽发(髽髮)
古代妇人丧髻。以麻线束发。 唐
高彦休
《
唐阙史·崔尚书雪冤狱
》
:“﹝ 杨乾夫 ﹞仍言号慟非所以成礼者,第择日举哀,縗服髽髮,绘佛饭僧,以资冥福。” 清 夏燮
《
中西纪事·朱贵庙碑
》
:“ 甬上 之戎,弔新髽髮, 扬州 都督,殉早衔鬚。”
分類:
妇人
麻线
束发
《漢語大詞典》:
麻絇
以麻线做成的可以穿系鞋带的鞋饰。 唐
司空图
《诗赋》
:“邻女自嬉,补袖而舞,色丝屡空,续以麻絇。”
分類:
麻线
鞋带
《国语辞典》:
绩麻拈苧(绩麻拈苧)
拼音:
jī má niǎn zhù
搓麻线、织布等女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婆媳两个在家绩麻拈苧,自做生理。」
分类:
麻线
织布
女红
《国语辞典》:
倒扣针儿(倒扣针儿)
拼音:
dào kòu zhēn ér
一种缝纳鞋底所用的针法。让麻线上下交缝,使鞋底的针脚较密,较结实。《金瓶梅》第三九回:「你看道士家也精细的!这小履鞋,白绫底儿,都是倒扣针儿,方胜儿,绡的这云儿又且是好。」
分类:
针法
麻线
上下
下交
《國語辭典》:
麻织品(麻織品)
拼音:
má zhī pǐn
用麻纱或麻线织成的物品。如夏布、亚麻帆布、麻袋等。
分類:
麻线
物品
夏布
业用
亚麻
帆布
包装
麻袋
《漢語大詞典》:
麻股
麻绳或麻线的组成部份。由一定数量的散麻纤维纠绞而成。 元
王祯
《
农书
》
卷二二:“右手执柄转之,左手绩麻股既成紧,则缠於棬上。”
分類:
麻绳
麻线
定数
数量
散麻
纤维
纠绞
《国语辞典》:
麻经儿(麻经儿)
拼音:
má jīng ér
系物用的麻线。
分类:
物用
麻线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