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元佑体(元祐體)
指 宋哲宗 元祐 年间 苏轼 、 黄庭坚 、 陈师道 诸人的诗风。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元祐体: 苏 、 黄 、 陈 诸公。”
《漢語大詞典》:元佑脚(元祐脚)
宋 黄庭坚 在 元祐 年间以书法知名,人戏称其书法为“元祐脚”。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 宋 陈师道 《徐仙书》诗之一:“肯学 黄 家‘元祐脚’,信知人厄匪天穷。”
《國語辭典》:玉版纸(玉版紙)  拼音:yù bǎn zhǐ
一种宣纸。质地光洁坚韧。也称为「玉版」。
《國語辭典》:玉版  拼音:yù bǎn
1.古代刊刻文字的玉片。比喻贵重的书籍。《韩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
2.一种宣纸。质地光洁坚韧。也称为「玉版纸」。
3.南方人称淡乾的笋为「玉版笋」。
4.拍板的美称。《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恨煞池水清,空按红牙玉版,怜尔妾命薄。」
《漢語大詞典》:苏门六君子(蘇門六君子)
指 北宋 文学家 黄庭坚 、 秦观 、 晁补之 、 张耒 、 陈师道 、 李廌 六人。他们常与 苏轼 交游,或为 苏轼 所荐拔,故称。前四人也称“苏门四学士”。 清 钱谦益 《〈苏门六君子文粹〉序》:“六君子者, 张耒 文潜 、 秦观 少游 、 陈师道 履常 、 晁补之 无咎 、 黄庭坚 鲁直 、 李廌 方叔 也。”
《国语辞典》:眉目明秀  拼音:méi mù míng xiù
形容面貌清明俊秀。宋。黄庭坚〈答晦夫衡州使君〉:「向见令嗣,眉目明秀,但患未得师友耳。」也作「眉清目秀」。
《国语辞典》:封侯万里(封侯万里)  拼音:fēng hóu wàn lǐ
立功于边远之地而得封官。宋。黄庭坚〈鼓笛慢。早秋明月〉词:「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宋。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诗:「封侯万里独心在,糊口四方何事无。」也作「万里封侯」、「万里侯」。
《国语辞典》:利欲薰心(利欲薰心)  拼音:lì yù xūn xīn
贪图名利私欲而蒙蔽了心智。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薰心,随人翕张。」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己丑馆选》:「三十至四十,利欲薰心,趋避著念。」
《国语辞典》:陶陶兀兀  拼音:táo táo wù wù
形容酒后怡然自得。宋。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宋元戏文辑佚。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愁肠破,海量宽,陶陶兀兀似痴颠。」也作「陶兀」、「兀兀陶陶」。
《国语辞典》:刀镊工(刀镊工)  拼音:dāo niè gōng
理发匠。宋。黄庭坚〈陈留市隐诗。序〉:「陈留市上,有刀镊工,年四十馀,无室家子姓。」宋。释居简〈赠刀镊工〉:「天台刀镊工,初来杭,余发方壮,须矗矗如猬。试其技,瑟瑟如蚕食叶,若无刀焉。」
分类:黄庭坚
《国语辞典》:朝四暮三  拼音:zhāo sì mù sān
比喻心意不定,反覆无常。参见「朝三暮四」条。宋。黄庭坚〈再答明略〉诗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半,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
《漢語大詞典》:山谷道人
宋 黄庭坚 的别号。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初,游 灊 皖 山谷寺 、 石牛洞 ,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 山谷道人 云。”亦省称“ 山谷 ”。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绍兴 兵至, 姑谿 诗帖两牛腰,併与 山谷 墨妙为之一空。”
《漢語大詞典》:上树拔梯(上樹拔梯)
比喻诱使别人上前而断其退路。《罗湖野录》卷一引 宋 黄庭坚 与 兴化 海老 手帖:“此事 黄龙 兴化 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國語辭典》:江西诗派(江西詩派)  拼音:jiāng xī shī pài
宋朝文学流派。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以为法嗣。因黄庭坚为江西人,影响最大,故称为江西诗派。诗风奇崛,崇尚瘦硬风格,讲求字字有来处,造句调声,都依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