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高柔传》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曰:次(子)光,字宣茂,少习家业,明练法理。晋武帝世,为黄沙御史,与中丞同,迁守廷尉,后即真。
《晋书》卷三《世祖武帝纪》
(太康五年)六月,初置黄沙狱。

例句

即出黄沙在,何须白发侵。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漢語大詞典》:黄沙
(1).沙土。 宋 苏轼 《送孔郎中赴陕郊》诗:“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 崤 函 脱尘垢。” 明 归有光 《初发白河》诗之二:“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 长安 不见花。”
(2).指沙漠地区。北史·吐谷浑传:“部内有黄沙,周廻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 唐 刘长卿 《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虏云连白草, 汉 月到黄沙。”
(3).指人死后的葬地。 唐 李白 《战城南》诗:“ 匈奴 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只因颇识琴书味,风流不久归黄沙。” 清 洪升 《长生殿·埋玉》:“若是再禁加,拼代你殞黄沙。”
(4).指牢狱。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青陆芳春动,黄沙旅思催。”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即出黄沙在,何须白髮侵。”参见“ 黄沙狱 ”。
《漢語大詞典》:黄沙狱(黄沙獄)
古时诏狱名。晋书·高光传:“是时 武帝 置黄沙狱,以典詔囚。以 光 歷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 陈垣 《史讳举例》:“ 晋 太始 四年,又置黄沙狱持书侍御史一人。”
《国语辞典》:命染黄沙(命染黄沙)  拼音:mìng rǎn huáng shā
黄沙,黄泉。命染黄沙指死亡。《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倘若大限到来,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
《国语辞典》:黄沙盖面(黄沙盖面)  拼音:huáng shā gài miàn
比喻死亡。《西游记》第四○回:「若肯舍大慈悲,救我一命回家,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致使黄沙盖面,更不敢忘也。」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黄沙坨
在辽宁省
《漢語大詞典》:黄沙碗
粗碗。因其瓷质粗劣呈黄色,故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有的就蘸着那黄沙碗里的盐水烂蒜,吃了个满口香甜。”
分類:粗劣黄色
《漢語大詞典》:黄沙狱(黄沙獄)
古时诏狱名。晋书·高光传:“是时 武帝 置黄沙狱,以典詔囚。以 光 歷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 陈垣 《史讳举例》:“ 晋 太始 四年,又置黄沙狱持书侍御史一人。”
《漢語大詞典》:黄云(黄雲)
(1).黄色的云气。(1)天子气。古微书·洛书纬:“ 黄帝 起,黄云扶日。”宋书·符瑞志上:“ 帝尧 之母曰 庆都 ,生於 斗维 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 尧 之诞生,常有黄云垂覆; 舜 之御宇,常有黄云凝空。”(2)祥瑞之气。汉书·郊祀志上:“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姦诈,乃以礼祠,迎鼎至 甘泉 ,从上行,荐之。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 沈佺期 《改年观赦》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3)雪天之云。下雪天云特黄于常云,故称。 宋 曾巩 《咏雪》:“黄云半夜满千里,大雪平明深一尺。”
(2).黄尘;沙尘。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唐 孟郊 《感怀》诗:“登高望寒原,黄云鬱峥嶸。”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落日千门飞鴈去,黄云一骑按雕迴。”
(3).边塞之云。塞外沙漠地区黄沙飞扬,天空常呈黄色,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一:“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 仇兆鳌 注:“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黄云落日古骨白,砂砾惨淡愁行人。”
(4).比喻成熟的稻麦。 宋 王安石 《同陈和叔游齐安院》诗:“繅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 明 高启 《看刈禾》诗:“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漢語大詞典》:云沙(雲沙)
亦作“ 云砂 ”。
(1).白云和黄沙。亦借指边塞风光或边塞地区。魏书·张伦传:“荡定云沙,扫清逋孽。”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八:“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孙钦善 校注:“谓天云岸沙竞相延伸,不分前后,会合于天边。” 唐 李白 《塞下曲》之四:“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2).犹云泥。指相距遥远。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仇兆鳌 注:“舟泛日斜,来途已远,故杖屨登岸,犹如昨日,而目断 湘 祠,渺隔云沙矣。”
(3).指苍茫空阔、云沙遥接处。 宋 黄庭坚 《题花光画》诗:“ 湖 北山无地, 湖 南水彻天。云沙真富贵,翰墨小神仙。” 明 汪道昆 《洛水悲》:“歇马登高驰望,极目云沙烟莽。山歷歷,水汤汤。”
(4).云母的一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葯:“又云母有五种……但有青黄二色者名云沙,宜以季夏服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云母﹝集解﹞引 陶弘景 曰:“如冰露乍黄乍白者名云砂。”
《國語辭典》:黄风(黃風)  拼音:huáng fēng
因含有黄沙以致云天色变的大风。明。李梦阳 送李帅之云中诗:「黄风北来云气恶,云州健儿夜吹角。」
《漢語大詞典》:黄砂
黄沙,沙漠。 唐 王之涣 《出塞》诗:“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李益 《石楼山见月》诗:“紫塞连年戍,黄砂磧路穷。”
分類:黄沙沙漠
《国语辞典》:黄尘滚滚(黄尘滚滚)  拼音:huáng chén gǔn gǔn
尘土飞扬,漫天黄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掇转马头向北一道烟跑,但见一路黄尘滚滚,霎时不见。」
《漢語大詞典》:黄土道
撒上黄沙的道路。古代为御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岂知人欲日长,天理日消,他不禁不由的自己掇弄起自己来了:出入衙门便要走黄土道;验看武弁便要用緑头牌;督抚都要跪迎跪送。”
《漢語大詞典》:黄腾腾(黄騰騰)
(1).黄沙或黄雾升腾弥漫貌。 范乃仲 《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碰上一场风,飞沙四起,黄腾腾雾漫漫。” 端木蕻良 《紫鹭湖的忧郁》:“后边也是一片黑魆魆黄腾腾的空虚。”
(2).形容金光闪烁。 周立波 《金戒指》:“绞手巾时, 张海 露出了他的黄腾腾的金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