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黄雀(黃雀)  拼音:huáng què
动物名。鸟纲雀科。体小,身具黑斑,嘴与脚皆带有黄色。
《漢語大詞典》:黄雀哀
战国策·楚策四:“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已!俯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於公子之手。”后以“黄雀哀”指追求逸乐而不知祸之将至。
《漢語大詞典》:黄雀报(黄雀報)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杨宝 年九岁,至 华阴山 ,见黄雀为鸱枭所搏,坠地。 宝 取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曰:“吾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玉环四枚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事如此环矣。”后以“黄雀报”指感恩图报。 明 何景明 《双燕篇》:“虽无黄雀报,岁愿巢君堂。”
《漢語大詞典》:黄雀风(黄雀風)
夏天的东南风。初学记卷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五月风发,六日乃止。黄雀风,是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以名之。”
《國語辭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参见「螳螂搏蝉」条。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漢語大詞典》:螳螂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水浒传》第四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参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漢語大詞典》:杨生黄雀(楊生黄雀)
见“ 杨雀衔环 ”。
《漢語大詞典》:杨雀衔环(楊雀銜環)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东汉 弘农 人 杨宝 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唐 李商隐 《谢座主魏相公启》:“孔龟效印,未议於酬恩; 杨 雀衔环,徒闻於报惠。”亦作“ 杨生黄雀 ”。 五代 李翰 《蒙求》:“ 杨生 黄雀, 毛子 白龟。”
《國語辭典》:黄雀伺蝉(黃雀伺蟬)  拼音:huáng què sì chán
为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参见「螳螂搏蝉」条。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青鹯逐兔,讵识扛鼎方前。」
分類:所知
《漢語大詞典》:黄雀环(黄雀環)
指报恩的赠物。 明 阮大铖 《燕子笺·收女》:“乌衣羽,倒做黄雀环。两相通,非偶然。”参见“ 黄雀报 ”。
分類:报恩
《漢語大詞典》:黄雀报(黄雀報)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杨宝 年九岁,至 华阴山 ,见黄雀为鸱枭所搏,坠地。 宝 取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曰:“吾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玉环四枚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事如此环矣。”后以“黄雀报”指感恩图报。 明 何景明 《双燕篇》:“虽无黄雀报,岁愿巢君堂。”
《分类字锦》:黄雀来宿(黄雀来宿)
续齐谐记弘农杨宝性慈爱年九岁至华阴山见一黄雀为鸱䲷所搏逐树下伤瘢甚多宛转复为蝼蚁所困宝怀之以归置巾箱中啖以黄花逮十馀日毛羽成飞翔朝去暮来宿巾箱中如此积年忽与群雀俱来哀鸣绕堂数日乃去是夕宝三更读书有黄衣童子曰我王母使者昔使蓬莱为鸱䲷所搏蒙君之仁爱见救今当受赐南海别以四玉环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且从登三公事如此环矣
分类:箱箧
《分类字锦》:黄雀入幕(黄雀入幕)
晋书王祥传祥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
分类:
《國語辭典》:黄雀衔环(黃雀銜環)  拼音:huáng què xián huán
东汉时杨宝因救了一只黄雀,而得到四枚白环相报。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比喻报恩。《镜花缘》第一三回:「适在海中取参,见一大蚌,特取其珠,以为『黄雀衔环』之报,望恩人笑纳。」
《漢語大詞典》:黄雀报(黄雀報)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杨宝 年九岁,至 华阴山 ,见黄雀为鸱枭所搏,坠地。 宝 取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曰:“吾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玉环四枚与之。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事如此环矣。”后以“黄雀报”指感恩图报。 明 何景明 《双燕篇》:“虽无黄雀报,岁愿巢君堂。”
《分类字锦》:披绵黄雀(披绵黄雀)
苏轼 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
分类: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