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50,分16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黄孝先(子思 )
黄世积
黄鉴(唐卿 )
蔡黄裳(叔文 )
黄孝绰(公裕 潜山叟 )
黄注(梦升 )
彭思永(季长 )
黄垍
黄德和
黄弼
黄庠(长善 )
黄总
黄禹昌
黄照邻
丁宝臣(元珍 世称 循吏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思。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为广州尉,改宿州司理,以善治狱迁大理丞,改知咸阳。调绵竹,奏请免蜀中税缗。历太常博士、通判石州卒。有诗集。
全宋诗
黄孝先,字子思,浦城(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为广州尉,改宿州尉,改宿州司理。以善治狱迁大理寺丞,知咸阳县,移绵竹。终太常博士、通判石州。所著诗二十卷,苏轼为之序(《经东坡文集事略》卷六○《书黄子思诗集后》),已佚。事见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今录诗三首。
黄世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二年(1024)任临江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唐卿。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太常博士、国史院编修官。曾预修《两朝国史》,同修《三朝宝训》。文词为同乡杨亿所称道,入其门下,由是知名。累擢直集贤院,以母老出通判苏州。编录有《杨文公谈苑》。
全宋诗
黄鉴,字唐卿,浦城(今属福建)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宋史新编》卷一七○),为桂阳监判官。迁国子监直讲。仁宗天圣中为国史院编修官。擢直集贤院,通判苏州。年未四十,卒。有《杨文公谈苑》(《元宪集》卷三五《谈苑序》)。《宋史》卷四四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二
黄鉴(?——一○三一),字唐卿,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大中祥符八年第进士,补桂阳监判官。历秘书丞,为国子监直讲。同郡杨亿尤善其文词,延置门下,由是知名。天圣中,曾参与校勘《南史》、《北史》、《隋书》、《文选》等。累迁太常博士,充国史院编修官。天圣八年,真宗朝国史成,擢直集贤院。又尝与修《三朝宝训》。后以母老,出通判苏州。天圣十年二月,《宝训》成,时鉴已卒,年未四十。至景祐元年,以李淑言,录其子敏为斋郎。纂集有《杨文公谈苑》十五卷。《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有传。又见宋庠《谈苑序》(《杨文公谈苑》卷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一一五,《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四、四之六,民国《福建通志·选举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叔文。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知虢县,郡守有亲校,在县招权纳贿,黄裳具条其奸状,置于法,一府皆惊。寻知建阳县,邑人乞留而再任。后为镇安军节度推官,以太子右赞善大夫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7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徙居太湖,字公裕,号潜山叟。两举进士不第,无意仕进,以诗酒自适。善书法。
黄注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
黄注(九九八——一○三九),字梦升,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叔祖。天圣八年进士。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久之,调江陵府公安主簿,复调南阳主簿。以怏怏不得志,宝元二年卒于南阳,年四十二。平生所为文曰《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凡三十卷。欧阳修称其文「博辨雄伟」、「意气奔放」。见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1070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季长。仁宗天圣进士。历知州县,有治状。入为侍御史,极论内降授官赏之弊,又反对外戚秉政、宦侍建节,解台职,出任湖北转运使,历州府。英宗治平中,召除御史中丞,复谏勿称濮王为亲。坐事知黄州、太平州。神宗熙宁三年,以户部侍郎致仕。
全宋诗
彭思永(一○○○~一○七○),字季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授南康军判官,移知广州南海县。又知潮、常州,寻召为侍御史。侬智高叛,除荆湖北路转运使,改益州路转运使,召为户部副使。岁馀,以天章阁待制充陕西都转运使。英宗治平初,召为御史中丞。神宗即位,出知黄州,改太平州。熙宁三年,以户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事见《明道文集》卷三《故户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状》,《宋史》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五七八
彭思永(一○○○——一○七○),字季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五年进士及第,授南康军判官。历知南海、分宁二县,通判睦州,移知潮州、常州,召为侍御史。出知宣州,历湖北、益州转运使,以天章阁待制充陕西都转运使。英宗朝恩升给事中,复召权御史中丞。神宗时拜御史中丞,后以户部侍郎致仕。熙宁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一。见《明道文集》卷三《故户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状》,《宋史》卷三二○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垍,邵武(今属福建)人。奭子。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
全宋文·卷五七八
黄垍(或作󵨃、珀),邵武军(今福建邵武)人。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七,《宋诗纪事小传补正》。
黄德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七九
黄德和(?——一○四○),仁宗宝元中为东染院副使、鄜延路兵马都监。康定元年初,西夏主李元昊攻延州,执鄜延环庆两路副都总管刘平、鄜延副都总管石元孙。德和弃军先遁,诬奏刘、石降敌,朝廷遣文彦博等鞫之得白,论腰斩于河中府。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五至一二七。
黄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八年(1030)任郴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长善。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博学强记,超敏过人。初至京师就举国子监、开封府、礼部皆第一,名动京城。所作程文,中外传诵。归江南后病卒。
黄总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景祐元年(1034)任延州知州。
黄禹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十年明道元年(1032)任温州知州。景祐二年(1035)任处州知州。
黄照邻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郴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67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元珍。与兄丁宗臣俱以文知名,时号二丁。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以太子中允知剡县。迁太常博士知诸暨县,除弊兴利,越人称为循吏。官至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英宗每论人物必称之。尤与欧阳修友善。
全宋诗
丁宝臣(一○一○~一○六七),字元珍,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为峡州判官,迁知剡溪县、端州。皇祐四年(一○五二),侬智高陷城,坐是贬黄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二)。改知诸暨县。英宗即位,为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出通判永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八,有文集四十卷,已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丁君墓表》、《临川集》卷九一《丁君墓志铭》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九三二
丁宝臣(一○一○——一○六七),字元珍,晋陵(今江苏常州)人。景祐元年举进士及第,为峡州军事判官,历淮南节度掌书记、杭州观察判官,迁太子中允、知剡县,再迁太常博士、知端州。英宗即位,以尚书屯田员外郎任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再迁司封员外郎。治平四年四月卒,年五十八。有文集四十卷。参见王安石《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丁君墓志铭》(《临川文集》卷九一),欧阳修《集贤校理丁君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嘉泰会稽志》卷三,《咸淳毗陵志》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