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71,分312页显示 上一页 251 252 253 254 255 257 258 259 260 下一页
王光经(字 景济 号 雨金、黄石 )
黄儒炳(字 士明、焯星 肃宁伯 号 倬星 )
黄宪卿(号 海茹 )
黄琜(字 玄成 号 凤东、凤署 名 黄应玄 )
黄琦
黄运泰(字 仲升 号 际云 )
黄道亨
黄和(号 慰川 字 本中 )
黄尧臣(字 兆脩 )
黄锦(字 孚元 号 絅存、絅庵 )
黄升(号 挹轩 )
黄国鼎(字 敦柱 号 九石 )
黄应举(字 清霞、弘选 号 青霞 )
傅国(字 鼎卿 号 丹水、云黄山人 )
其它辞典(续上)
黄承试(字 季兆 号 彭池 )王光经(字 景济 号 雨金、黄石 )
黄儒炳(字 士明、焯星 肃宁伯 号 倬星 )
黄宪卿(号 海茹 )
黄琜(字 玄成 号 凤东、凤署 名 黄应玄 )
黄琦
黄运泰(字 仲升 号 际云 )
黄道亨
黄和(号 慰川 字 本中 )
黄尧臣(字 兆脩 )
黄锦(字 孚元 号 絅存、絅庵 )
黄升(号 挹轩 )
黄国鼎(字 敦柱 号 九石 )
黄应举(字 清霞、弘选 号 青霞 )
傅国(字 鼎卿 号 丹水、云黄山人 )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承试(?—1609年),字季兆,号彭池,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江西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礼部观政,初授金华府推官,三十七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光经(1570年—1627年),字景济,别号雨金、黄石,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灶籍。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浙江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九名,二甲第一名进士,吏部观政,八月授礼部精膳司主事,册封淮府,三十八年升祠祭司员外郎。四十年调南刑部员外,升郎中。四十三年丁忧。泰昌元年(1620),补刑部贵州司郎中。天启四年(1624),升陕西右参议。六年,升广东副使,七年卒于官。著有《黄石藏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6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士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屡忤魏忠贤。天启六年,魏良卿封肃宁伯,儒炳知事不可为,即日告归,寻卒。全粤诗·卷五二三
黄儒炳(一五七〇—一六二七),字士明,一字焯星。顺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一六〇四)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中允、谕德、庶子,迁南国子祭酒,历仕吏部左侍郎。改北礼部,再改吏部。以疏劾魏忠贤不报,乞假归。卒年五十八。有《影木轩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三有传。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明,广州顺德人。万历甲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南国子祭酒升吏部右侍郎转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有影木轩集维基
黄儒炳(?—1628年),字士明,号倬星,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广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联捷甲辰科二甲进士。户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五年授翰林院编修,三十六年丁忧。服除补原职,四十三年任江西乡试同考官。四十四年升右中允,四十七年升左谕德,天启元年(1621年)任应天乡试同考官,升右庶子,掌司经局,二年(1622年)官南京国子监祭酒,修《南雍续志》,辑二十一史具题,请修率性、正义、修道三堂。三年(1623年)转南京吏部侍郎,值尚书缺,摄理堂务。廷推邹元标为吏部尚书,中旨不下,黄儒炳两疏请之。摄工部时,主事惠承芳建议于都城下岁加税十万两,人情汹汹,黄儒炳随疏驳参,议始罢。摄礼部时,齐庶宗多不法,乃定宗长之制。转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纂修神宗光宗实录副总裁,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升吏部左侍郎,三月引疾乞归,得旨回籍,崇祯元年(1628年)因母殁以哀毁卒。所著有《影木轩文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宪卿,号海茹,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东林党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初授永州府永明县知县,治理卓异,民为其建生祠。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考选,授南京陕西道御史,五年三月起补贵州道御史,五月河东巡盐,六年八月疏题盐政要务,七年巡视五城,五月巡按山东,八月与山东官员上疏为魏忠贤在济宁河乾建生祠,并请御赐祠名表勋。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由贵州道御史升为湖广按察使下江道。八月,因为魏忠贤建生祠事,广东道御史冯明玠弹劾原任兵部尚书邵辅忠闲住、原任户部尚书李精白、湖广按察使黄宪卿、鸿胪寺少卿王用后削籍。
人物简介
维基
黄琜(16世纪—1610年),字玄成,号凤东、凤署,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黄琜本名黄应玄,孺名黄学,是追赠太仆寺卿黄曰中的同辈、万历丙辰进士黄尊素的族父,为国子监生员时经义有名气,但间中偏离规矩,万历十六年(1587年)中浙江乡试举人第十四名,之后某次参加会试中,考官陶望龄拿出一份考卷对同僚说:「这一份卷必定是馀姚黄应玄的。」拆去糊名果然如此,他得知后为之折服,于是拜对方为师。其后他担任北通州儒学学正,到三十八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四十七名,成第三甲二百十一名进士,授文林郎,不久去世,葬在慈溪黄土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黄运泰,字仲升,号际云,河南归德府永城县人。进士出身。敏悟力学,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举于乡,己丑成进士。初授陕西凤翔府推官,识决明允,御史常令随行,遇疑狱即令判决,以卓异擢户科给事中。神宗中叶,储嗣未定,人情危疑。公慨然曰:青宫为天下根本,岂可任其摇动。今日之事,孰大于此。纠垣台诸人,合疏立谏,帝震怒,祸几不测,大臣力救,得削藉,夺嫡之谋亦寝。公家居,辟黄门书院,延文士读书课业其中,贫乏者供膏火,助餐斧,历二十五年如一日。训诸子皆有文名,长子黄养正,己未登甲科,父子仕显,而不以富贯骄人。泰昌立,进用谏立东宫诸臣,起光禄寺少卿,历应天府府丞、太仆寺正卿、户部侍郎、巡抚督饷天津。熹宗即位,晋户部尚书、太子太傅,荫一子为锦衣。公授职力辞,膺寿八十八终。
人物简介
维基
黄道亨 ,陕西西安府咸宁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陕西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祁州知州,历官平阳府知府。万历四十年以宣大总督涂宗浚举奏,四十年五月起补大同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沂州人,号慰川。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固安知县。大珰弟郭成杀人,和绳之以法。历官临洮知府,有赈灾活民之举。官至潼关兵备。维基
黄和,字本中,号慰川。山东沂州人,晚明官员。同进士出身。黄和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乡试中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成甲辰科三甲进士,即用顺天府固安县知县,为官精明,处事得当。升南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官临洮知府,正逢灾害,赈济民众数万人。升潼关兵备道。官至苑马寺卿,致仕归里。入祀沂州乡贤祠。乾隆《沂州府志》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尧臣,字兆脩,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灶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福建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官至浙江处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九二
黄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由庶常授检讨,与修《神宗实录》,主制诰。时魏忠贤当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讲官。尝任会试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礼二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以老乞归,享年八十三。著有《笔耕堂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维基
黄锦(1572年—1654年),字孚元,号絅存、絅庵,广东饶平宣化都大埕(今东界大埕乡)上黄村人,明末政治人物、书法家,崇祯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先祖自福建迁居饶平宣化都大埕(今饶平大埕镇上黄村),祖父黄允德,父黄夙盛。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选进翰林院学馆深造。三年后,由庶吉士授检讨(史官名,职常修国史),历任少詹事、日讲官及分校礼闱等。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知制诰副总裁,十月升礼部右侍郎。十三年春知贡举,冬转吏部左侍郎。十四年京察后,调为南京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以病归。南明隆武元年(1646年)投奔福州隆武帝,起为礼部右侍郎,赐号「奉天翊运中兴宣猷守正文臣」,寻晋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隆武二年(1647年)以年老乞归。未行而清兵已陷闽,继下潮广,锦韬晦林下。永历八年(1653年)策反潮州总兵郝尚久,“预其谋,倾家助饷”,失败后,匿于石庵山石洞内,读书其中。清廷赦其罪,年八十三,终老尚书府。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升,号挹轩,河南归德府睢州人。同进士出身。河南乡试第一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登戊戌科进士,入读中秘书,授山东道御史,寻奉命巡按陕西,三年改督南畿学政,三十三年乙巳丁母忧归。三十八年复除山东道御史,提调北直隶学政。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国鼎,字敦柱,号九石,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福建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八年八月授翰林院编修,同修国史,三十五年五月奉使册封楚王府,三十七年八月与刑科给事中周曰庠典浙江乡试,十二月管理诰敕,三十九年六月升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四十年十月升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闰十一月养病回籍。四十五年五月升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掌右春坊印,辞不赴。著有《四书质问》诸书。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二三
黄应举,字清霞。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一六〇五)进士。初授彰浦令。闽之钜卿若宰辅蒋德璟、黄道周,大参莫廷爚、少参张国经、太守颜公暄,皆出公门。奏最考选晋秋曹,奉差南旋,竟病不起,卒年三十六。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四有传。维基
黄应举(1575年—1610年),字弘选,号青霞,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广东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吏部观政,三十三年授漳浦县知县,三十八年补刑部主事,奉差南方,竟病不起,卒年三十六。
人物简介
维基
傅国(1576年—1644年),字鼎卿,号丹水,晚号云黄山人,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军籍。明末政治人物。母朱氏梦凤入怀而生国,幼慧,七岁作《霜林赋》,累千百言。弱冠领乡荐,不出,构四友亭,以晋陶潜、唐杜甫、宋苏轼配,己为四,日啸咏其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四十三年授河南通许县知县,廉洁勤政,治理得法,以课最,屡表河南第一,四十七年行取,授户部云南司主事,督太仓北新事。四十八年三月,加户部郎中衔,督饷辽东。天启元年(1621年),清兵破沈阳,遭诬“逾城遁”,被削职。六月,经略熊廷弼上书:“督饷郎中傅国无罪,请复官任事。”七月,以督理辽阳新饷户部云南司郎中,仍驻广宁,总理新旧辽饷。十二月以病乞休,二年正月获准辞官归乡。卜筑云黄山中,置书万卷,自号云黄山人,并杜门绝迹城市,再荐不起,惟著述自娱。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傅国闻讯,具公服登楼北望再拜,痛哭几绝。是时土寇张甚,忽有百余骑突至,积薪焚其楼,婢子皆逸去,公整衣冠端坐,与图书具烬焉,时年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