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1,分312页显示  上一页  253  254  255  256  257  259  260  261  26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黄愿素(若镜 )
李云鹄(黄羽 )
黄于郊(君麟 复初 )
黄凤彩
黄文星(鲜生 )
黄运恒
黄鸣乔(启融 友寰 )
黄士俊(亮垣、象甫 玉仑、五崙、玉崙 文裕 )
黄圣期(希睿 逢一 济石 )
黄尊素(真长 白安 忠端 )
黄建中(良辅、艮甫 )
黄景章(唐叔 )
黄道周(幼玄、螭若、细遵、幼元、幼平 世称 石斋先生 石斋 忠烈、忠端 )
卫景瑗(仲玉 带黄 忠毅 )
黄可师(大年 )
黄愿素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愿素,号若镜,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抚州府推官,谳狱多所平反,举卓异,擢吏部主事,时魏珰滥爵,愿素力劾之,疏汰假官百八十员,订刻铨曹事宜,存之部中。他如设界岭为邑要地,设防守,以靖窃发,乡人德之,卒祀乡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内乡人,字黄羽。万历四十年进士。与朱吾弼、萧如松、孙居相皆官南京、四川道御史。迁浙江嘉湖兵巡道副使,不赴。辑有《留台奏议》。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于郊,字君麟,号复初,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浙江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通政司观政,初授恩县知县,三十五年调叶县,三十八年丁忧。万历四十年(1612年)升工部主事,管节慎库,四十四年荆州抽分,升员外,本年升郎中,管理三山。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升广东参议,天启元年(1621年)调广西提学参议,二年升广东海北道副使。
黄凤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凤彩,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军籍,五都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未任官。
黄文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文星,字鲜生,南直隶安庆府潜山县人。县学生,选贡,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福建同安县知县,调北直清丰县,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巡视皇城。著有《南岳社稿》。
黄运恒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运恒,陕西西安府长安县民籍。万历三十七年己酉陕西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初授河南府推官,历官平阳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黄鸣乔,字启融,号友寰,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举人,联捷三十二年甲辰科进士,礼部观政,知东安县,三十三年调任泾阳县,又调番禺县,三十五年考察被弹劾,贬为浙江按察司经历,三十六年迁安庆府推官。四十年晋南京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四十四年管理扬州钞关。天启元年(1621年)出守江西袁州府,二年擢河南按察副使,乞归,不许,即解印去。子黄起雒,天启甲子举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3—?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亮垣,一字象甫,号玉仑。万历三十五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历官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入阁,累加少傅,予告归。后相南明永历帝,年老不能决事,数为台省所论列,乞归卒。
全粤诗·卷五四○
黄士俊,字亮垣,号五崙。顺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一六〇七)状元。授修撰,历官礼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明思宗崇祯九年入阁,累加少傅。后告归。唐王以原官召,未赴。后相永明王,耄不能决事,数为台省所论列,乞归卒。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有传。
维基
黄士俊(1570年—1661年),字亮垣,号玉崙。广东顺德县(现顺德区杏坛镇右滩村)人,祖籍福建莆田黄岸。明末政治人物。黄士俊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广东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殿试位列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任太子洗马,历春坊官、詹事府詹事、侍读学士、玉牒馆总裁。崇祯二年(1629年),升任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崇祯九年(1636年),任东阁大学士。崇祯十年(1637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历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傅。清兵入关后,士俊未保晚节,薙发易服。清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己丑)黄士俊往肇庆觐奉南明永历帝,惜朝纲腐败,遂辞官,回乡隐居。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卒于家,享年91岁,谥文裕。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四○
黄圣期,初名希睿,字逢一,号济石。顺德人。维贵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进士。授户部主事。寻移疾归,卒年甫三十六。有《春晖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四有传。
维基
黄圣期(1584年—1615年),字逢一,号济石,广东广州府番禺县民籍顺德县人,明朝官员。癸卯广东乡试第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六十二名,第二甲第十七名进士。吏部观政,次年授户部云南司主事,监督旧太仓。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养病,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4—1626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真长,号白安。黄宗羲父。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切责,尊素愤而抗疏。后又上疏论万燝廷杖及河南进玉玺诸事,益忤忠贤意,被削籍归。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临行嘱宗羲,谓学者不可不知史,当读《献征录》。在狱中受酷刑死。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端。有《忠端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真长,馀姚人。万历丙辰进士。除宁国推官,擢山东道御史。天启末,卒于诏狱。赠太仆寺卿,追谥忠端。有集。
维基
黄尊素(1584年—1626年),字真长,号白安,明末官员,浙江馀姚县(今余姚市)人。黄尊素官至御史,属东林党人,天启年间因反对魏忠贤而死于诏狱,是“东林七贤”之一。黄尊素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三甲进士,除宁国府推官,为官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天启二年(1622年)升山东道监察御史,参劾魏忠贤阉党不遗余力,上《士气已竭》疏,天启六年(1626年),受魏忠贤所害,入诏狱,被拷打致死,据说死状凄烈,头破血流。与黄尊素同时死难的还有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等人。
黄建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良辅。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户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有《留垣疏草》。
维基
黄建中,字艮甫,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军籍,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平生廉介刚正,守法无私。及居言路,弹劾不避权贵。初授南阳府推官,甫下车,立寘一狯掾于法,奸吏震慑。属县令密馈以金,杖其使,令即解绶去。丁艰归,服阕,补金华府推官,如治南阳方略。擢南户科给事中,疏湖册科弊五条上之,得俞旨意,著为令。复革汰湖役,饩节省缮修诸费,积四万馀两,归朝廷。未几,摄兵科,寻摄六科,有御史以白金千两致建中家,闻之,驰书戒子,令勉为清白吏子孙,趣还之。在垣知无不言,同官多侧目。当是时朋党议起,东林如李三才、浙如方从哲、齐如赵焕等各持门户交斗,言路多唯阿其间。建中独挺然孤立,期以一身正朝廷,上疏分别三才、从哲、焕及孙丕扬、秦聚奎诸人邪正是非,皆引大义,慷慨披陈,绝去依附。边事兴,经略熊廷弼有边才,中朝党人忌其不附己也,群挤之。建中抗疏力言廷弼才可任,群臣不当以私斗误国事。众益忌之。会内计,南科官年例当二人,其一以贿嘱免,竟罢建中归。随起大理寺评事,转礼部主事,未至官卒,年六十。著有《留垣谏草》藏于家。长子黄珙,崇祯八年贡士,癸未廷试,擢县令第一,遭闯难,间关归里,闭门著述,有《北征集》、《水阁孤吟》若干卷。珙子黄升,康熙丙辰成进士。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七
字唐叔。进士,知平原县,以治行闻。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再迁湖广按察使。入觐,举卓异,赐宴,再擢应天府尹,引年归。卒赠工部侍郎。所著有《平原县志》、《问水赘言》。
维基
黄景章(1578年—17世纪—?),字唐叔,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官员。戊寅年(1578年)二月初四日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浙江乡试举人,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刑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山东平原县知县,以治行闻,三十九年升工部主事,管器皿厂,四十三年升员外,四十四年升郎中,管理中河。泰昌元年(1260年),升广西右参政,天启三年(1623年),升湖广按察使,入觐,举卓异,赐宴礼部。五年升左布政,七年升南鸿胪寺卿。崇祯元年(1628年),升应天府尹,时逆珰魏忠贤势炽甚,景章力敦风节不少屈,一日以私书勖之,景章怒甚,适饮茗,掷瓯于地,视之得不碎,曰:是可瓦全。遂引年归。卒赠工部侍郎,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5—1646 【介绍】: 明福建漳浦人,字幼玄,一字螭若,又字细遵,门人称石斋先生。天启二年进士。授编修。崇祯初进右中允,曾三次疏救故相钱龙锡,贬三秩,而龙锡得减死。又屡上疏言诸臣专事互相报复,不顾大局,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等,被斥为民。复起为少詹事,因疏劾杨嗣昌等,下诏狱,旋释出,谪戍广西。十五年,复故官。福王即位,用为礼部尚书。南京陷,唐王即位福州,擢武英殿大学士。自请往江西图恢复,至婺源遇清兵,战败被执,不屈死。道周潜心经学,亦工书画。有《易象正义》、《三易洞矶》、《洪范明义》、《石斋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幼玄,一字螭若,漳州镇海卫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以言事落职。寻起官,以谕德掌司经局,再迁少詹事,协理府事,谪江西布政司都事,逮系遣戍。复起礼部尚书。有大涤函书浩然咏。
维基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又作幼元、幼平),又字螭若、细遵,号石斋,人称石斋先生,闽南、台湾尊称为「助顺将军」,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铜山(清朝时属诏安县,今为东山县)人,祖籍莆田,学者、书法家、艺术家。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乾隆时改谥忠端。明万历十三年,二月初九生于东山深井村,出生世家,年少家贫,在福建铜山(今属东山县)岛上石室刻苦攻读,曾在闽南漳州和广东潮州收徒讲学。有「闽海才子」之誉。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年。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因丁忧去职。崇祯初复官编修。崇祯三年(1630年),任右中允。八月,钱龙锡以袁崇焕事下狱,廷臣无敢讼冤者。黄道周与钱龙锡素无私交,却激于义愤,上疏称:“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认为钱龙锡不宜坐死罪。崇祯帝不悦,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碍于舆论,乃释放钱龙锡,改戍浙江定海。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皆有家丧,崇祯帝依旧“夺情”起用。黄道周对此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忠不孝。道周又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七月初五日崇祯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与黄道周当场辩论,黄道周雄辩滔滔,“与嗣昌争辩上前,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崇祯怒不可遏,斥责他:“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道周被连贬六级,谪江西布政司知事。遂辞官,于邺山讲堂开坛讲学。崇祯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认为他“可任辅导”。崇祯大怒,下令将二人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户部主事叶廷秀、监生涂仲吉等力救,也被逮入狱,后周延儒曰:“张溥、黄道周,皆有些偏,只是会读书,所以人人惜他。”帝沉默不语。改廷杖八十,充军广西。崇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病死。崇祯想起黄道周的“清操力学,尚策励”,赦其罪,并复官。道周告病回家,专心著书。明亡后,任南明礼部尚书,“严冷方刚,不偕流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弘光帝亡后,至福建福州。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但兵权由郑芝龙掌握,时清廷颁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芝龙养兵自重,不发一兵一卒。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众数千人,马仅十馀匹,另有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施琅曾一度与他前往,不久却径自返回福建。夫人蔡氏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十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三路皆败。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队向婺源出发,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时遇伏,参将高万容逃去,于是全军崩溃。黄道周与四门生蔡春溶、赵士超、赖继谨、毛至洁冲锋在前,终因兵弱,五人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道周俘后,至金陵狱中,狱中吟咏如故,清廷派明旧臣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将殉难的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承畴颇愧,上疏请求免除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还给家人留下了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其门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至洁同日被害,人称「黄门四君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陕西韩城人,字仲玉。天启五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崇祯四年征为御史,劾首辅周延儒纳贿行私。以父丧去。起原官,以疏救论温体仁下狱之言官,左迁。累官大理少卿。十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十七年,李自成克大同,被执不肯降。自成不杀而囚之,自缢死。
维基
卫景瑗(1586年—1644年),字仲玉,号带黄,陕西韩城县渚北村(今陕西省韩城市)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末官至大同巡抚。李自成破大同,卫景瑗拒降,自缢殉国。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与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交往极深,授河南府推官。崇祯四年(1631年),因被时任巡抚都御史范景文赏识,故以卓异被征授山西道监察御史。期间弹劾首辅周延儒纳贿行私数事,又劾吏部侍郎曾楚卿憸邪。崇祯帝不听。卫景瑗出按真定诸府。父丧归。守丧期满,起为河南道御史。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因疏论温体仁下狱,卫景瑗疏救,因此左迁行人司正。历官尚宝司丞、大理寺丞,进少卿。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赈济饥民,训练火器,政绩卓著。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大同,总兵姜镶开城投降。卫景瑗拒降,初六日于佛寺自缢。福王时,追赠兵部尚书,谥忠毅。《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可师,别号大年,浙江绍兴府萧山县民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官黄州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