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蛇黄
矿物名。即氧化物矿物褐铁矿的结核。中医用以入药,有安神镇惊、止血定痛之功效。古人以为是生于蛇腹中之物,或以为是蛇蛰伏时口含之物。又称蛇含石。《尔雅翼·释鱼》:“﹝蛇﹞冬輒含土入蛰,及春出蛰则吐之,其圆重如锡石,谓之蛇黄。”按, 清 陈大章 《诗传名物集览·虫豸·维虺维蛇》引作“虵黄”。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蛇黄》:“蛇黄生腹中,正如牛黄之意。”
《漢語大詞典》:石中黄
见“ 石中黄子 ”。
《骈字类编》:蓝黄(蓝黄)
文献通考:宋仁宗时。太平日久。士民富乐。寖为浮侈。乃下诏禁约。令京师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女子不得衣白褐毛叚。并黪褐帛。
《漢語大詞典》:马黄弩(馬黄弩)
弩名。 宋 王应麟 《玉海·兵制十六·弓矢》:“ 杨存中 以克敌弓虽劲而士病蹶张之难,乃增损旧制,造马黄弩,制度精密,彼一矢未竟而此三发矣。”
《漢語大詞典》:熏黄
雄黄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雄黄》﹝释名﹞:“ 苏恭 曰:‘出 石门 者名石黄,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金石, 石门 者为劣尔。恶者名熏黄,止用熏疮疥,故名之。’ 陈藏器 曰:‘今人敲取石黄中精明者为雄黄,外黑者为熏黄。雄黄烧之不臭,熏黄烧之则臭。’”
《漢語大詞典》:水硫黄
(1).硫黄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石硫黄》﹝集解﹞引 苏颂 曰:“又有一种水硫黄,出 广南 及 资州 ,溪涧水中流出,以茅收取熬出。”
(2).芡实的别名。 宋 刘延世 录《孙公谈圃》卷中:“水产之芡,其甘滑可食,则名为水硫黄。”一本作“ 水流黄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芡实》。
(2).芡实的别名。 宋 刘延世 录《孙公谈圃》卷中:“水产之芡,其甘滑可食,则名为水硫黄。”一本作“ 水流黄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芡实》。
《國語辭典》:滩黄(灘黃) 拼音:tān huáng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其中以苏州滩黄历史较久,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其他各地滩黄则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相继产生。起初多以当地曲调演唱民间故事。辛亥革命前后,不少地区的滩黄则相继发展为戏曲形式。如苏州滩黄改称「苏剧」,上海滩黄改称「沪剧」,杭州滩黄改称「杭剧」,宁波滩黄改称为「甬剧」等。也作「滩簧」、「摊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