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膻芗(羶薌)
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羶,通“ 馨 ”;薌,通“ 香 ”。《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薌,见以萧光,以报气也。”又《郊特牲》:“既奠,然后焫萧合羶薌。” 郑玄 注:“萧,薌蒿也,染以脂,合黍稷烧之……羶当为馨,声之误也。” 明 鱼竑 焦氏笔乘·古字有通用假借用:“羶薌读为馨香。羶薌,馨香古通用。”参阅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中。一说,羶读如字。羶芗指古代祭祀时烧牛羊脂的气味。见 孙希旦 礼记集解
《國語辭典》:丰盛(豐盛)  拼音:fēng shèng
丰富而繁盛。《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当下极丰盛的酒馔点心,马二先生用了一饱。」
《漢語大詞典》:八簋
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 周 制,天子八簋。《诗·小雅·伐木》:“於粲洒埽,陈馈八簋。” 毛 传:“圆曰簋,天子八簋。”礼记·明堂位:“ 有虞氏 之两敦, 夏后氏 之四璉, 殷 之六瑚, 周 之八簋。” 宋 苏轼 《石芝诗》:“跪陈八簋加六瑚,化人视之真块苏。”
《漢語大詞典》:二簋
喻祭品之少。簋,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易·损:“元吉,无咎……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王弼 注:“二簋,质薄之器也。行损以信,虽二簋而可用享。” 孔颖达 疏:“行损之礼,贵夫诚信,不在於丰。既行损以信,何用丰为?二簋至约,可用享祭矣。”《宋史·乐志七》:“馨遗八尊,器空二簋。” 清 曹寅 《题楝亭夜话图》诗:“二簋用享古则然,宾酬主醉今诚少。”
《分类字锦》:先设(先设)
隋书李士谦传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沈醉諠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榖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弛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分类:先设黍稷
《漢語大詞典》:奉盛
奉献盛于器中的黍稷等祭品。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漢語大詞典》:六瑚
商 代盛黍稷的六祭器。瑚,祭器名。礼记·明堂位:“ 有虞氏 之两敦, 夏后氏 之四连, 殷 之六瑚, 周 之八簋。” 郑玄 注:“皆黍稷器,制之异同未闻。”宋书·乐志二:“四县既序,簫管既举。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 褚亮 《祈穀乐章·雍和》:“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漢語大詞典》:簋簠
(1).簋与簠。盛黍稷的祭器。新唐书·礼乐志二:“至於坛埳、神位、尊爵、玉币、籩豆、簋簠、牲牢、册祝之数皆略依古。” 宋 李纲 《建炎行》:“空餘宗庙存,无復荐簋簠。”
(2).借指礼仪。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漢語大詞典》:玉齍
古代盛黍稷的玉饰祭器。周礼·天官·九嫔:“凡祭祀,赞玉齍,赞后荐彻豆籩。” 郑玄 注:“玉齍,玉敦,受黍稷器。”《明史·乐志二》:“神其临只,有苾有芬。乃献玉齍,乃奠文纁。”
《漢語大詞典》:瑚簋
(1).宗庙盛黍稷的礼器。 殷 曰瑚, 周 曰簋。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
(2).比喻治国安邦之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器非瑚簋,必进鋭而退速;量拟 伊 吕 ,虽发晚而到早。”
《分类字锦》:映道
杜甫 遣兴诗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分类:黍稷
《漢語大詞典》:大糦
古时祭祀所用黍稷之类。《诗·商颂·玄鸟》:“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郑玄 笺:“糦,黍稷也。” 唐 张说 《封泰山乐章·豫和》:“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嘉祝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灵。”
《漢語大詞典》:馈荐(饋薦)
谓进献牲醴黍稷。荀子·礼论:“几筵馈荐告祝,如或饗之。” 杨倞 注:“馈,献牲醴也。荐,进黍稷也。”
分類:进献黍稷
《分类字锦》:夏登
礼记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注登进也
分类:黍稷
《國語辭典》:齍盛  拼音:zī chéng
古代祭祀时,将黍稷放在祭器里,以供奉、祭祀鬼神,称为「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