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黍穟
见“ 黍穗 ”。
《漢語大詞典》:黍穗
亦作“ 黍穟 ”。 黍的穗子。 唐 贾岛 《酬姚合》诗:“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金 元好问 《雁门道中书所见》诗:“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元 顾瑛 《饯谢子兰分韵》:“只今僦屋在美里,黍穗雨黑波摇空。”
分類:穗子
《漢語大詞典》:黍铢(黍銖)
比喻微细之处。黍、铢均为轻微的重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曰:“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两之为两。二十四銖为两。” 清 刘大櫆 《祭望溪先生文》:“六经之道,虽闢而芜。惟公治之,究其根株,如受衡量,不溢黍銖。”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后人虽有丹堊之巧为密丽,至於不失黍銖,终不如虑始者精神开闔於空虚杳冥之际,而与造物相往来也。”
《骈字类编》:树黍(树黍)
文子: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
《分类字锦》:盛黍
诗:或来瞻女,载筐及筥。郑笺:瞻,视也。有来视女,谓妇子来馌者也。筐筥所以盛黍也。丰年之时,虽贱者犹食黍。
分类:盛黍筐筥
《韵府拾遗 语韵》:屠黍
吕氏春秋: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
《高级汉语词典》:酉黍
成熟的禾谷
《韵府拾遗 语韵》:晨黍
金銮诗:时临野店炊晨黍,渐入荒村报午鸡。
《韵府拾遗 语韵》:熬黍
左传:白黑形盐。注:白熬稻,黑熬黍。形盐,盐形象虎。
《漢語大詞典》:毫黍
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 清 恽敬 《上汪瑟庵侍郎书》:“析毫黍之理,举邱山之事,恐未能尽其精微,周其博大。”
《韵府拾遗 语韵》:孤黍
嵇含孤黍赋:余慎终屋之南荣,有孤黍生焉。
《分类字锦》:膏黍
山海经:广都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榖自生。
分类:黍稷
《骈字类编》:大黍
宋史律历志:丁度等上议云:今欲数器之制,参互无失,则班志积分之法为近。逸等以大黍累尺,小黍实龠,自戾本法。
《骈字类编》:六黍
宋史律历志:二铢四累为钱。二累四黍为分。一累二黍重五釐。六黍重二釐五毫。三黍重一釐二毫五丝。则黍累之数成矣。曰泉志天镇钱。李孝美曰。此钱径八分。重四铢六黍,文镇福宝。背文有一黎字在穿上,字体与石晋天福殊不相侔。
《韵府拾遗 语韵》:陇黍(陇黍)
蓝仁诗:陇黍登新酒,池荷足故衣。
《骈字类编》:三黍
宋史律历志见一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