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进黜(進黜)
进升或黜退职位。《魏书·高阳王雍传》:“又令僕卿相,任情进黜,迁官授职,多不经旬。” 宋 苏舜钦 《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 至道 初,将命二 浙 按察民事,进黜郡县吏数十人,立得报可,议者愜之。”
《漢語大詞典》:诎奸(詘姦)
黜退奸佞。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 河北 虫旱,以公安抚,公举能詘姦,於利害多所兴除。”
分類:黜退奸佞
《漢語大詞典》:退放
黜退放逐。《孔子家语·五刑》:“故古之大夫,其有坐不廉污秽而退放之者,不谓之不廉污秽而退放,则曰簠簋不飭。”
分類:黜退放逐
《漢語大詞典》:驳弹(駁彈)
亦作“駮弹”。 纠弹黜退。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奈何尸禄素餐,滥处上官,黜陟失所,选补伤残,小人在位,君子駮弹。”参见“ 包弹 ”。
分類:纠弹黜退
《國語辭典》:包弹(包彈)  拼音:bāo tán
1.批评、指责。唐。李商隐《杂纂。卷上。不达时宜》:「筵上包弹品味。」《西湖二集》卷二○:「如今你素无文名,若骤然中了一个进士,毕竟有人议论、包弹著你。」也作「团剥」。
2.缺点、差错。《董西厢》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这娇娃是谁家。寻包弹觅破绽敢则无纤掐。似轴美人图画。」也作「褒弹」、「褒谈」、「弹剥」、「弹包」。
分類:批评指责
《漢語大詞典》:杜黜
拒绝、黜退。《后汉书·袁绍传上》:“今赏加无劳,以携有德;杜黜忠功,以疑众望。斯岂腹心之远图?”
分類:拒绝黜退
《漢語大詞典》:距衰
谓拒用和黜退衰弱退步者。距,通“ 拒 ”。《文选·张衡〈东京赋〉》:“左制辟雍,右立灵臺,因进距衰,表贤简能。” 薛综 注:“言因其进则举而用之,衰减者拒而退之。” 吕向 注:“有才德者则进用之,有衰退者则距絶之。”
《國語辭典》:黜陟幽明  拼音:chù zhì yōu míng
罢免愚昧的昏官,晋升贤良的好官。《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曹操〈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漢語大詞典》:诎约(詘約)
谓被黜退而窘困。荀子·尧问:“上无贤主,下遇暴 秦 ,礼义不行,教化不成,仁者詘约,天下冥冥。”一本作“ 絀约 ”。
分類:黜退窘困
《漢語大詞典》:进退可否(進退可否)
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漢語大詞典》:进贤黜佞(進賢黜佞)
进用贤良,黜退奸佞。魏书·崔光传:“博采芻蕘,进贤黜佞。”
《漢語大詞典》:进贤退愚(進賢退愚)
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宋 苏轼 《贺正表》之一:“进贤退愚,蛮夷率服。”
《漢語大詞典》:进善退恶(進善退惡)
进用贤善,黜退奸恶。《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魏书·世宗纪》:“进善退恶,治之通规,三载考察,政之明典。” 唐 苏颋 《太阳亏为宰臣乞退表》:“忠肃恭懿,远谢八元之名;进善退恶,近慙二君之美。”亦作“ 进善黜恶 ”。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