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字锦》:应更(应更)
埤雅:鼍具十二,少肉,蛇肉最后在尾。其枕莹净,鱼枕弗如。今豚将风则踊,鼍欲雨则鸣。故里俗以鼍谶雨。今江淮之间谓鼍鸣为鼍鼓,亦或谓鼍更更。则以其声逄逄然如鼓,而又善夜鸣,其数应更故也。今鼍象龙形,一名鳝。夜鸣应更,吴越谓之鳝更。盖如初更,辄一鸣而止,二即再鸣也。
本草纲目:鹅有苍、白二色,及大而垂胡者,并绿眼、黄喙、红掌、善斗,其夜鸣应更。又葛长庚山居诗:夜长鹅报更。
本草纲目:鹅有苍、白二色,及大而垂胡者,并绿眼、黄喙、红掌、善斗,其夜鸣应更。又葛长庚山居诗:夜长鹅报更。
分类:鼋鼍
《分类字锦》:冒鼓(冒鼓)
埤雅:皮中冒鼓。夏小正曰:剥鼍以为鼓也。诗曰:鼍鼓逄逢。先儒以为鼍皮坚厚,取以冒鼓,故谓之鼍鼓。盖鼍鼓非特有取于皮,亦其鼓声逄逄然,象鼍之鸣,故谓之鼍鼓也。晋安海物记曰:鼍宵鸣如桴鼓。
分类:鼋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