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个鼻子管(三个鼻子管)  拼音:sān ge bí zi guǎn
(歇后语)多出一口气。人只有两个鼻孔,多一个鼻孔就多出一口气。《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伯三个鼻子管,不曾捻著你的碗。」
《国语辞典》:广鼻类(广鼻类)  拼音:guǎng bí lèi
一种动物分类。属猿类,鼻孔向前,鼻隔甚厚,无颊嗛及髀骶,前肢比后肢稍短,尾长,能缠绕于物,如卷尾猴、吼猴即属此类。
《国语辞典》:呼吸孔  拼音:hū xī kǒng
呼吸系统向外界吸吐气体的孔道。如人的鼻孔、蜗牛的呼吸孔等。
《国语辞典》:赤蛙  拼音:chì wā
动物名。两栖纲赤蛙科。头大,外鼻孔接近吻端,背部赤褐,体侧微黄,腹白,颔骨有齿,舌尖呈二分叉。常居于湿地,产卵于水中。
《国语辞典》:锄骨(锄骨)  拼音:chú gǔ
鼻腔中分隔鼻孔的斜方形扁薄骨板。
《国语辞典》:鼻偃齿露(鼻偃齿露)  拼音:bí yǎn chǐ lù
鼻子扁塌,鼻孔上仰,牙齿暴露于外。形容人面貌十分丑陋。《三国演义》第六○回:「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
《国语辞典》:齆鼻儿(齆鼻儿)  拼音:wèng bí ér
1.因鼻孔堵塞而发音不清楚。
2.齆鼻儿的人。
《漢語大詞典》:鼻疮(鼻瘡)
中医学病名。指鼻孔内刺疼,色红,甚则鼻毛脱落,干燥易结痂,多由肺热引起。治宜祛风清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鼻部》:“鼻疮肺热生鼻中,燥乾如火微肿疼。”
《漢語大詞典》:鼻隧
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灵枢经·师传:“鼻隧以长,以候大肠。”
《漢語大詞典》:鼻疔
中医学病名。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初起干痒、胀痛,继而红肿,如局部酿脓,则疼痛加剧,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鼻部》:“鼻疔生在鼻孔中,鼻窍肿引脑门疼。”
《漢語大詞典》:鼻须(鼻鬚)
鼻孔内的卷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玉堂》:“鼻孔之卷肉俗名鼻鬚。”
分類:鼻孔
《漢語大詞典》:鼻渊(鼻淵)
病名。俗称“脑漏”。鼻孔中常流黄色腥臭浊涕。久则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甚或头目眩晕。《素问·气厥论》:“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下·鼻:“鼻渊,流浊涕,是脑受风热。”
《漢語大詞典》:抽鼻子
指反复有声地抽动鼻子
反复吸鼻子不让鼻涕从鼻孔流出(如发生于感冒)
《漢語大詞典》:刺喷(刺噴)
刺激鼻孔使打喷嚏。 明 陆树声 《清暑笔谈》:“昔人以理髮、搔背、剔耳、刺喷为四畅,此小安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