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鼻息  拼音:bí xí
1.鼻中呼吸的气息。宋。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著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
2.比喻声势、气势。如:「仰人鼻息」。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四:「鼻息干虹蜺,行人接怵惕。」清。赵翼 感兴和放翁韵:「少年鼻息薄星河,只觉将来岁月多。」
《漢語大詞典》:仰鼻息
谓迎合别人的意旨。明史·高倬传:“ 文衡 骯脏成性,必不能仰鼻息於中官。”参见“ 仰人鼻息 ”。
分類:迎合意旨
《國語辭典》:仰人鼻息  拼音:yǎng rén bí xí
依靠别人鼻子里呼出的气息而勉强存活。比喻依靠他人生活或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能自主。北齐。杜弼〈檄梁文〉:「解其倒悬,仰人鼻息。」
《國語辭典》:仰人鼻息  拼音:yǎng rén bí xí
依靠别人鼻子里呼出的气息而勉强存活。比喻依靠他人生活或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能自主。北齐。杜弼〈檄梁文〉:「解其倒悬,仰人鼻息。」
《漢語大詞典》:鼻息肉
鼻内良性肿物。常与鼻腔、鼻窦慢性炎症伴发,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表面光滑,单个或多发性,可逐渐堵塞鼻腔。生长过多时使鼻外形膨大。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肺脉急甚为癲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漢語大詞典》:鼻息如雷
形容熟睡时鼾声特别大。 唐 韩愈 《石鼎联句》诗序:“道士倚墻睡,鼻息如雷鸣。”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上使人微覘 準 ( 寇準 )所为,而 準 方酣寝於中书,鼻息如雷。”《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因闻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 飞 腹。”亦作“ 鼻鼾如雷 ”、“ 鼻气如雷 ”。 宋 黄庭坚 《题东坡字后》:“ 东坡居士 ,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 黄谷柳 《虾球传·一样礼物两样心情》:“天一亮,当那些醉酒鬼们横七倒八地在椅上鼻鼾如雷时, 虾球 就带着他的礼物,跑去看 亚娣 。”《三国志平话》卷上:“ 吕布 提剑入堂,见 董卓 鼻气如雷,卧如肉山……一剑断其颈,鲜血涌流。”
《分类字锦》:鼻息为云(鼻息为云)
苏轼 起伏龙行 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喷鼻息  拼音:pēn bí xī
使空气不自然地通过鼻腔而发出难听的刺耳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