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5
词典
2
分类词汇
43
共43,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上呼吸道
副鼻腔炎
鼻泪管
鼻黏膜
鼻咽道
羊痘
硬颚
打嚏喷
鼻化
鼻丘
呛鼻
锄骨
臭觉
内耳炎
嗅觉器
《国语辞典》:
上呼吸道
拼音:
shàng hū xī dào
呼吸道的上部。包括鼻腔、咽、喉和气管等。
分类:
呼吸道
上部
鼻腔
和气
气管
《国语辞典》:
副鼻腔炎
拼音:
fù bí qiāng yán
鼻子两侧是副鼻腔,有腔洞,在此引起的炎症称为「副鼻腔炎」,经常在发烧以后所引起。
分类:
鼻子
两侧
鼻腔
炎症
《国语辞典》:
鼻泪管(鼻泪管)
拼音:
bí lèi guǎn
一种连接泪囊入鼻腔的泪道结构。主要功能为排出泪液。其上的黏膜发炎或肿胀时,鼻泪管便会阻塞,泪水则由眼睛流出。
分类:
连接
鼻腔
结构
要功
功能
能为
排出
泪液
《国语辞典》:
鼻黏膜
拼音:
bí nián mò
鼻腔内的黏膜,分为两种:衬于鼻甲者,色红且肥厚,可阻碍灰尘及不洁物进入;位于鼻腔上端者,色黄且薄,主司嗅觉。
分类:
鼻黏膜
鼻腔
黏膜
《国语辞典》:
鼻咽道
拼音:
bí yān dào
鼻腔与咽腔的通道。
分类:
鼻腔
通道
《国语辞典》:
羊痘
拼音:
yáng dòu
一种羊的急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鼻腔有浆液状分泌物、身上无毛或毛稀疏处长出水疱等。水疱变成脓疱,结痂脱落后有疤痕。
分类:
急性
传染病
病毒
症状
体温
升高
鼻腔
浆液
分泌
身上
毛稀
稀疏
出水
水疱
《国语辞典》:
硬颚(硬颚)
拼音:
yìng è
人体口腔内上侧与鼻腔间的组织。由骨片与肌肉构成,为颚的前部,后接不含骨片的软颚。
分类:
硬颚
人体
口腔
鼻腔
组织
肌肉
构成
《国语辞典》:
打嚏喷(打嚏喷)
拼音:
dǎ tì fen
鼻腔受了刺激,而产生皱鼻喷气的反射动作。如:「洒了那么多楜椒粉,害我直打嚏喷。」
分类:
鼻腔
刺激
产生
喷气
反射
《国语辞典》:
鼻化
拼音:
bí huà
发音时,气流同时由口腔和鼻腔泄出,使发出的元音或辅音具有鼻音的特徵。国际音标用「~」符号加在音标头上来表示。
分类:
发音
气流
同时
口腔
鼻腔
《国语辞典》:
鼻丘
拼音:
bí qiū
鼻甲的前端与鼻腔背侧的内部表面之间有脊状的隆起。
分类:
前端
鼻腔
内部
表面
间有
隆起
《国语辞典》:
呛鼻(呛鼻)
拼音:
qiàng bí
因刺激性的气味进入鼻腔而感到不舒服。如:「有人特别喜欢芥末辛辣呛鼻的口感。」
分类:
刺激性
气味
进入
鼻腔
不舒服
《国语辞典》:
锄骨(锄骨)
拼音:
chú gǔ
鼻腔中分隔鼻孔的斜方形扁薄骨板。
分类:
鼻腔
中分
分隔
鼻孔
方形
《国语辞典》:
臭觉(臭觉)
拼音:
xiù jué
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刺激鼻腔内的嗅细胞,从而产生辨别香臭的官能。参见「嗅觉」条。
分类:
空气
气味
刺激
鼻腔
细胞
《国语辞典》:
内耳炎(内耳炎)
拼音:
nèi ěr yán
发生于内耳的发炎病症。细菌一般由咽喉或鼻腔沿著耳咽管进入内耳,多与中耳炎一起发生。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可用抗生素治疗,或施以手术。
分类:
内耳
发炎
病症
细菌
咽喉
鼻腔
进入
入内
《国语辞典》:
嗅觉器(嗅觉器)
拼音:
xiù jué qì
主司嗅觉的器官。由鼻腔、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质部等构成。
分类:
主司
嗅觉
器官
鼻腔
细胞
大脑皮质
构成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