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齿耋
齿迈
齿数
齿吻
博齿
梳齿
犬马齿
龆齿
隶齿
韶齿
铁齿
仰齿
齿石
马齿长
齿班
《漢語大詞典》:齿耋(齒耋)
年老。汉书·孔光传:“臣 光 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颜师古 注:“臷,老也。读与耋同。”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时迈齿臷,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功绩已成,齿耋云暮,未有胤嗣,恐絶宗绪。”
分類:年老
《漢語大詞典》:齿迈(齒邁)
年老。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吾官卑,吾齿迈,苟升斗私吾妻孥尔,安所为哉。”
分類:年老
《漢語大詞典》:齿数(齒數)
计算在内,提及。常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轻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女愴然曰:‘我以人不齿数故,遂与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谁不加白眼?’”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年二十,煢煢落魄,亲戚多不齿数。”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国语辞典》:齿吻(齿吻)  拼音:chǐ wěn
齿与唇。《韩非子。显学》:「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
《漢語大詞典》:博齿(博齒)
即骰子。 唐 刘禹锡 《观博》:“有博齿二,异乎古之齿。其制用骨,觚稜四,均鏤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新唐书·逆臣传下·董昌:“凡民讼,不视狱,但与掷博齿,不胜者死。” 宋 陆游 《风雨旬日春后始晴》诗:“诗囊属稿惭新思,博齿争豪悔昔狂。”
分類:骰子
《漢語大詞典》:梳齿(梳齒)
梳子的齿。借指发梳。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一日,觉头痒不可堪忍,爬搔之极,至指甲流血,乃取梳齿痛戛,终不快意。”
分類:梳子指发
《漢語大詞典》:犬马齿(犬馬齒)
(1).臣子对君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对》:“臣犬马齿衰,赐骸骨,伏陋巷。”
(2).用为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 丰玉桂 ﹞拜曰:‘犬马齿二十有二,尚少良配。’” 清 钮琇 觚賸·巡检附魂:“﹝ 刘肇琨 ﹞戏语之曰:‘贵司行年几何?’则拱而对曰:‘卑职犬马齿五十七矣。’”
《漢語大詞典》:龆齿(齠齒)
幼童新生的恒齿。《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齠齿。”齠,一本作“ 齔 ”。亦借指八岁。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相及齠齿,并罹偏咎。”
《漢語大詞典》:隶齿(隸齒)
同列。 南朝 齐 谢朓 《始之宣城郡》诗:“振鷺徒追飞,羣龙难隶齿。”隋书·孝义传序:“虽或位登台辅,爵列王侯,禄积万钟,马踰千駟,死之日,曾不得与斯人之徒隶齿。”
分類:同列
《漢語大詞典》:韶齿(韶齒)
见“ 韶颜稚齿 ”。
《國語辭典》:韶颜稚齿(韶顏稚齒)  拼音:sháo yán zhì chǐ
比喻青春年少,容貌美丽。唐。蒋防《霍小玉传》:「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国语辞典》:铁齿(铁齿)  拼音:tiě chǐ
闽南方言。形容人嘴硬。如:「这个人很铁齿,被打得鼻青脸肿,还是不认输。」
《漢語大詞典》:仰齿(仰齒)
谦词。谓忝居同列。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仰齿金璽,俯执圣策,皇恩过隆,祗承怵惕。”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身登三阁,官成两宫。服冕乘轩,仰齿贵游。”
分類:谦词同列
《国语辞典》:齿石(齿石)  拼音:chǐ shí
牙齿表面产生不正常硬块沉积的现象,是由钙盐、食物颗粒及其他有机物等组成。也称为「牙结石」。
《国语辞典》:马齿长(马齿长)  拼音:mǎ chǐ cháng
比喻年龄增加。参见「马齿加长」条。
分类:年龄增加
《漢語大詞典》:齿班(齒班)
并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 仙客 本 河湟 一吏典耳,拔昇清流,齿班常伯,此官邪也。又欲封之,良为不可。”
分類: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