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海龙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海龙王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海龙王说大乘之深义,于龙王龙女,阿修伦等与记别者。
域龙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曰大域龙。论师名。梵名陈那Dinna%ga,新因明学之鼻祖。瑞源记一曰:「后记云:域龙者,梵语此云陈那是也。秋条记云:具存梵音。应言摩诃Maha%,陈那伽,此云大域龙。谓由菩萨德雄辩捷,而立破自在,其犹龙故。五印度域,莫敢抗者,故称曰大域龙。」案西域记十曰:「陈那,唐言童授。」慈恩传四曰:「陈那,此云授童。」原语无童授之意,误传也。(参见:陈那)
恶龙
【佛学大辞典】
(异类)恶龙神也。仁王经下曰:「恶鬼恶龙。」同良贲疏曰:「恶鬼疾疫,恶龙旱涝。」
黄龙
【佛学大辞典】
(人名)宋隆兴府黄龙山普觉禅师,名慧南。受法于慈明圆禅师,住于黄龙。神宗熙宁二年寂,寿六十八。大观四年敕谥普觉。传嗣之弟子,有真净之克文,东林之常总,晦堂之祖心等。见续传灯录七、稽古略四。
黄龙念赞
【佛学大辞典】
(故事)黄龙和尚,住黄檗时,于室中常举曰:「钟楼上念赞,床脚下种菜。」有胜首座下一转语道:「猛虎当路座。」黄龙便退,黄檗使胜首座住持。见会元十七黄檗惟胜章。普灯录四。
黄龙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府宁州。相传吴黄武年间,黄龙现于此,故名。宋慧南禅师住此山,唱黄龙之一派,因此著名。
黄龙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与黄龙派同。(参见:黄龙派)。
黄龙派
【佛学大辞典】
(流派)禅七宗之一。始于临济宗第七祖石霜慈明之门弟黄龙慧南。后二百年而法统绝。
黄龙汤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又云大黄汤、黄汤、龙汤等,大便之汁也。(参见:龙汤)
跋难陀龙
【佛学大辞典】
(异类)跋难陀龙,唐言贤喜也。(参见:跋难陀)。
义龙
【佛学大辞典】
(譬喻)长于义学,以龙为譬。释氏要览中曰:「陈高僧惠荣,讲学纵横,号义龙。」
龙光瑞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行事钞下二曰:「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故目连躬将匠工上天取图,如是三反,方乃近真。(中略)中国之僧,欲将来汉地诸国各爱护之,不使出境,王令依本写而留之。今所传者,乃至四写也,彼本今在扬州长乐寺。又曰龙光瑞像。」同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中国之僧,即鸠摩罗琰,自西天负像欲来此方。路经四国,皆留本图写。至龟玆国,王抑之,自道使返,以妹妻之。后生罗什,什赍至姚秦。后南宋孝武破秦,躬迎此像,还江左,止于龙光寺。故号瑞像,至隋朝置于长乐寺。有僧奏请瑞像归寺,今在帝京。此据龙光壁记。」(今者为宋朝,在帝京者,汴都西华门外之圣禅院也)。续稽古史略一曰:「元仁宗延祐三年丙辰,于燕京大圣万安寺立栴檀瑞像殿,安置此像。翰林承旨程钜夫瑞像殿记曰: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龟玆六十八年,凉州十四年,长安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复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七年(宋朝也),北至燕京居圣安寺十二年(金朝也),北至上京大储庆寺二十年(元朝也),南还燕京内殿居五十四年(元朝也),丁丑岁三月,燕宫火。迎还圣安寺之居。居五十九年。世宗至元十二年,迎奉于万寿山仁智殿。同十四年建大圣万安寺,同二十六年自仁智殿迎安寺之后殿。其后二十七年,仁宗延祐三年,敕建栴檀瑞像殿。」(此记载于稽古史略四、宋宁宗录中)。
【佛学大辞典】
(图像)扬州龙光寺所安置之旃檀瑞像也。(参见:瑞像)
瑞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优填王始以栴檀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西域记五曰:「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馀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数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其王思慕愿图形像,乃请尊者没特迦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彫刻栴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矩里迦罗龙王之像法。梵Kulika。
摩尼犍大龙王
【佛学大辞典】
(异类)摩尼正言末尼。即如意珠也。此云离垢。谓龙王脑中有此珠,若人得之,毒不能害,火不能烧。犍大正言犍达,此云香。梵语那伽,此云龙王也。
苍龙窟
【佛学大辞典】
(杂语)苍龙藏玉而蟠之处。为得之,不顾丧身失命者,大丈夫之胆。碧岩第三则雪窦颂曰:「二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