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65,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龙牙
龙母
龙御
龙拿
来龙
海龙
文龙
龙升
龙阁
龙蜕
龙背
驾龙
睡龙
槐龙
龙床
《國語辭典》:龙牙(龍牙)  拼音:lóng yá
水饺、扁食类的美称。中国民俗称二月二日土地真君生辰日为「龙抬头」,家家供香酬神,此日的饭食皆冠龙名,故扁食、水饺等类便称为「龙牙」。
《漢語大詞典》:龙芽(龍芽)
(1).茶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话》:“茶有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妙,自六纲至十纲,小团至大团而至。第一名曰试新,第二名曰贡新,第三名有十六色:龙园胜、雪白茶、万寿龙芽。” 宋 杨万里 《过平望》:“午睡起来情绪恶,急呼蟹眼瀹龙芽。” 元 谢宗可 《茶筅诗》:“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牙。”
(2).指竹笋。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竹:“其稍甜者惟油筒竹,笋名龙芽。”
分類:茶名竹笋
《漢語大詞典》:龙母(龍母)
指龙王的后妃。 宋 梅尧臣 《龙女祠祈顺风》诗:“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
分類:龙王后妃
《漢語大詞典》:龙御(龍御)
见“ 龙驭 ”。
《國語辭典》:龙驭(龍馭)  拼音:lóng yù
皇帝的车驾。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漢語大詞典》:龙拿(龍拏)
龙腾起捉物貌。形容山势起伏蜿蜒。 唐 崔橹 《过南县麻姑山》诗之一:“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拏势未迴。”
《國語辭典》:来龙(來龍)  拼音:lái lóng
术数用语。堪舆家称连绵起伏的山脉地形为「龙」,来龙为龙头的所在,即山脉起伏的中心地。地处来龙,就会吉祥顺利、兴旺发达。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朱文公尝与客谈世俗风水之说,因曰:『翼州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
《国语辞典》:海龙(海龙)  拼音:hǎi lóng
动物名:(1)爬虫类,其化石产于英、法、德国的侏罗纪。(2)杨枝鱼的别名。参见「杨枝鱼」条。
《韵府拾遗 冬韵》:文龙(文龙)
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
《漢語大詞典》:龙升(龍昇)
亦作“ 龙昇 ”。
(1).龙飞升。喻飞腾发迹。《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龙升兽变,弘我帝基。”
(2).指登帝位。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龙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龙升北京,则义风盖于九区;凤翔天域,则威声格于八表。”
(3).旧称皇帝的死亡。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象简龙衣联:“ 高庙 鼎成龙升之日, 建文 即位, 成祖 以 燕王 来奔丧而不朝,盖以叔不拜姪也。”参见“ 龙去鼎湖 ”。
《漢語大詞典》:龙去鼎湖(龍去鼎湖)
典出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元 杨云鹏 《送王希仲北归》诗:“龙去 鼎湖 中国换,鹤归华表昔人非。” 明 李东阳 《五月初七日》诗:“龙去 鼎湖 还作雨,马嘶 沙苑 尚思风。”
分類:帝王去世
《漢語大詞典》:龙阁(龍閣)
(1).有飞檐的楼阁。 唐 谢偃 《听歌赋》:“登龙阁而骋目,临曲池而游眄。” 唐 皮日休 《初夏游楞伽精舍》诗:“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龙阁。”
(2).即 龙图阁 。 宋 梅尧臣 《较艺将毕和禹玉》:“ 龙阁 凤池人渐隔,犹因朝謁望鼇宫。”参见“ 龙图阁 ”。
(3).见“ 龙图阁学士 ”。
《漢語大詞典》:龙图阁(龍圖閣)
宋 代阁名。在 会庆殿 西偏,北连禁中,阁东曰 资政殿 ,西曰 述古殿 ,阁上以奉 太宗 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属籍、世谱。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等官。 宋 苏轼 《谢吕龙图书》:“ 龙图阁 老执事,某 西蜀 之鄙人。”宋史·真宗纪三:“﹝ 天禧 四年十一月﹞戊午,召近臣於 龙图阁 观御製文词。” 宋 王巩 王氏谈录·古器:“字法参以篆隶,形制不与经典相合,非远古时物,疑 宇文氏 器具,上其事,詔藏於 龙图阁 。”参阅宋史·职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龙图阁学士(龍圖閣學士)
宋 代职官名。 宋 孙逢吉 职官分纪·龙图阁·学士:“国朝 大中祥符 三年, 杜镐 为 龙图阁 学士,班在枢密直学士之上。六年,詔 龙图阁 学士、直学士给衔在本官之上。”亦省称“ 龙阁 ”、“ 龙学 ”。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龙图阁 学士旧谓之老龙,但称龙阁。 宣和 以前,直学士、直阁同为称,未之有别也。末年 陈亨伯 为发运使,以捕 方 贼功进直学士,佞之者恶其下同直阁,遂称龙学,于是例以为称。” 宋 岳珂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之命》:“昼访未承龙阁问,晨香犹厕羽衣班。”
分類:职官官名
《漢語大詞典》:龙蜕(龍蜕)
(1).传说中龙所脱的皮。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蜕放光:“ 横海 清池县 尉 张泽 居于 鄆州 东城,夜自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行遇道傍木枝,爗然有光,因折以烛路。至家插壁间,醉不復省也。晨起,怪而取视,则枝间一龙蜕,才大如新蝉之壳,头角爪尾皆具。”
(2).指蛇蜕。 明 吴承恩 《瑞龙歌》:“忽然溪壑息波澜,细草平沙得龙蜕。” 清 王士禛 《朝天峡》诗:“阴崖积龙蜕,跳波畏鲸掷。”
分類:蛇蜕
《骈字类编》:龙背(龙背)
颜真卿 急逢龙背须且骑。
《漢語大詞典》:驾龙(駕龍)
谓仙道乘龙飞行。亦指得道成仙。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羣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驾龙乘云,仙而不哀。” 元 郝经 《幽思》诗之三:“采采满怀袖,驾龙登扶桑。”
《漢語大詞典》:睡龙(睡龍)
潜伏水底的蛟龙。 宋 龚鼎臣 东原录:“或曰长津之内,游舸甚繁,击鼓鸣榔之下,必起飞鳐而惊睡龙。”
《漢語大詞典》:槐龙(槐龍)
谓盘曲如龙的老槐枝柯。 宋 苏轼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诗:“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自注:“ 邇英阁 前有双槐,樛枝属地,如龙形。” 明 徐渭 《宣府槐龙篇》诗序:“ 宣镇 开府之西,有槐曰槐龙,高不过丈餘,围亦未匝两把,而广团如盖,纠枝如龙蛇。” 清 钱谦益 《经筵记事》诗之九:“夭矫槐龙想玉除,槐厅无復史官居。”
分類:盘曲如龙
《國語辭典》:龙床(龍床)  拼音:lóng chuáng
天子的御床。《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宫词》:「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西游记》第二九回:「朕与你结为兄弟,同坐龙床,共享富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