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殷墟卜辞(殷墟卜辞)  拼音:yīn xū bǔ cí
商代占卜后刻记在龟甲、兽骨上的占验之辞。参见「甲骨文」条。
《国语辞典》:殷墟书契(殷墟书契)  拼音:yīn xū shū qì
商代占卜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参见「甲骨文」条。
《漢語大詞典》:龟玉毁椟(龜玉毁櫝)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语出论语·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櫝中,是谁之过与?” 邢昺 疏:“言是典守者之过也,以喻主君有闕,是辅相者之过也。”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櫝,谁之咎歟!俯閲指陈,不胜惭恧。”
《漢語大詞典》:龟甲屏风(龜甲屏風)
玉制或玉饰的屏风。因其花纹似龟甲纹路,故名。初学记卷二五引 汉 郭宪 洞冥记:“上起神明臺,上有金牀象席,杂玉为龟甲屏风。”亦省作“ 龟甲屏 ”、“ 龟屏 ”。 唐 李贺 《蝴蝶舞》诗:“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开醉眼纈。” 王琦 汇解:“盖言其文似龟甲上纹路也。” 明 卢楠 《寿成皋王赋》:“象栖龟屏,鸞茵皋几。”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钻(七十二鑽)
谓多次钻龟占卜。古代占卜者钻灼龟甲,使兆坼见于表面以定吉凶。庄子·外物:“杀龟以占卜,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王先谦 集解:“每占必钻龟,凡七十二次皆验。” 明 汪道昆 《五湖游》:“都来大梦,休夸异材,梦非幻化,才是祸胎,试问七十二钻成灰烬,何如二尺五寸在污莱。”
《漢語大詞典》:挈龟(挈龜)
刻龟。上古测吉凶,多刻龟甲,灼卜取兆。《诗·大雅·文王有声》“维龟正之” 汉 郑玄 笺:“稽疑之法,必挈灼龟而卜之。” 陆德明 释文:“挈,苦计反,本又作契。”汉书·叙传上:“ 嬀 巢 姜 於孺筮兮, 旦 算祀于挈龟。”
分類:吉凶龟甲
《漢語大詞典》:枯骨死草
指龟甲、蓍草。对占卜用具的轻蔑说法。 汉 王充 论衡·卜筮:“ 周武王 伐 紂 ,卜筮之,逆。占曰:‘大凶。’ 太公 推蓍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亦作“ 枯草死骨 ”。 宋 欧阳修 《怪竹辩》:“竹,果无知乎?则无知莫如枯草死骨所谓蓍龟者是也。自古以来,大圣大智之人有所不知者,必问於蓍龟而取决。是则枯草死骨之有知,反过於圣智之人所知远矣。”
《國語辭典》:甲骨文  拼音:jiǎ gǔ wén
商代人占卜时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陆续发现,为中国有实物可證的最早文字。也称为「卜辞」、「龟甲文字」、「契文」、「贞卜文字」、「殷契」、「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
《漢語大詞典》:裂兆
谓显示征兆。兆,占卜时灼龟甲所见的裂纹。 唐 骆宾王 《对策文》之三:“故丛桂幽人,罢韜真於文豹;青莲江使,自裂兆於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