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卷 → 捲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  拼音:míng yí dài fǎng lù
书名。清黄宗羲撰,一卷,二十一篇。其书论治平之法,分为十三类,大旨在抑君重民,对清末民主思想的兴起颇有影响。清乾隆间被列为禁书。
《国语辞典》:岳阳风土记(岳阳风土记)  拼音:yuè yáng fēng tǔ jì
书名。宋范致明撰,一卷,不分门目,随事记载而成。对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存亡,考證特详。
《国语辞典》:易数钩隐图(易数钩隐图)  拼音:yì shù gōu yǐn tú
书名。宋刘牧撰,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其说出于陈抟,宋人论易数,以此书为首。
《国语辞典》:异部宗轮论(异部宗轮论)  拼音:yì bù zōng lún lùn
佛教典籍。一卷,古印度世友著,唐代玄奘译。内容记述佛教部派分裂的经过和部派各宗的主张。异译本有译者不详的《十八部论》和南朝陈真谛译的《部执异论》。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史料。
《国语辞典》: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  拼音:tài shàng gǎn yìng piān
书名。宋代李昌龄传,一卷。假借太上之旨,宣扬天道奖善惩恶,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清惠栋有注,俞樾缵义。为近世中国民间最流行的善书之一。
《国语辞典》: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  拼音:dà shèng qǐ xìn lùn
佛教典籍。一卷。此论古来多认为是古印度马鸣造,真谛译。但近代学者则认为是齐梁人所撰。内容主要在阐述心具有导致轮回烦恼和归入清净法界的双重性质,此为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典籍之一。
《国语辞典》:字学举隅(字学举隅)  拼音:zì xué jǔ yú
书名:(1)清龙启瑞撰,一卷。仿《干禄字书》之例,并据说文六书及功令通用字体,以订正讹俗,分辨似、正讹等目,科举时代奉为书法之圭臬。(2)清赵增望著,二卷。共分八类,内容为考證文字笔画,对于学习篆书有所助益。
《国语辞典》:华严原人论(华严原人论)  拼音:huá yán yuán rén lùn
书名。唐朝圭峰宗密撰,一卷。本华严宗旨论究心性,为宋儒性理学的先驱。
《国语辞典》: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拼音:guān wú liàng shòu jīng
佛教典籍。一卷。南朝宋畺良耶舍译。此经典主要教导十六种观法。是净土宗的修行者修观法的主要依据之一。简称为「观经」。也称为「观无量寿佛经」。
《国语辞典》: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  拼音:jīng chǔ suì shí jì
书名。南朝梁宗懔撰,一卷,三十六条。记载荆楚之间自元旦到除夕的节令风俗。有隋朝杜公瞻注。
《国语辞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拼音: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书名。佛教典籍。一卷。仅数百字,一般将之视为般若经纲要。是汉、藏佛教最流行的经典之一。也称为「般若心经」、「多心经」、「心经」。
《国语辞典》:婆薮槃豆法师传(婆薮槃豆法师传)  拼音:pó sǒu pán dòu fǎ shī zhuàn
书名。南朝陈真谛译。一卷。婆薮槃豆为梵文世亲的音译。古代北印度富娄沙富国有兄弟三人皆叫此名,但通行名称分别为无著、世亲、比邻持跋婆。本书主要是无著、世亲的传略,为研究无著和世亲的最重要史料。
《国语辞典》:华严金狮子章(华严金狮子章)  拼音:huá yán jīn shī zǐ zhāng
书名。唐朝法藏著,一卷。此书是法藏为武则天讲解华严奥义,指镇殿金狮子为喻,进而撰成。简要的概括华严宗的基本论点,是华严宗最重要的论著之一。
《国语辞典》: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百法明门论)  拼音:dà shèng bǎi fǎ míng mén lùn
佛教典籍。古印度世亲造,唐玄奘译。一卷。本论将一切现象总分为五类百种。是中国法相宗的基本入门书。
《国语辞典》:殷墟书契考释(殷墟书契考释)  拼音:yīn xū shū qì kǎo shì
书名。民国罗振玉撰,一卷。为研究甲骨文字的书,分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辞、礼制、卜法八篇。民国十六年重加修订,改正前说,增加人名、地名,删改约一千数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