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厌倦(猒倦)  拼音:yàn juàn
厌恶疲惫。《后汉书。卷三六。范升传》:「近有司请置京氏易博士,……从之则失道,不从则失人,将恐陛下必有厌倦之听。」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八。张山人诗》:「年益老,颇厌倦,乃还乡里。」
《國語辭典》:厌倦(厭倦)  拼音:yàn juàn
厌恶倦怠。《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在日本耽搁了十来日,心里有点厌倦了。」
《漢語大詞典》:蒙袂
用袖子蒙住脸。谓不愿见人。礼记·檀弓下:“ 齐 大飢, 黔敖 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屨,贸贸然来。” 郑玄 注:“蒙袂,不欲见人也。”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漢語大詞典》:不慭遗(不憖遺)
不愿留。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后用作对大臣逝世表示哀悼之辞。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天不憖遗老,俾屏我王。”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奄见薨落。” 唐 高彦休 唐阙史·丞相兰公晚遇:“及薨於位,上再兴不憖遗之叹,而废常朝者三日,册赠之礼,有加美焉。”亦省作“ 不憖 ”。 唐 颜真卿 《康使君神道》:“天乎不憖,其恨若何!”
《国语辞典》:厌食(厌食)  拼音:yàn shí
缺乏食欲,不愿进食,称为「厌食」。
《國語辭典》:遁辞(遁辭)  拼音:dùn cí
理屈辞穷时,为逃避他人诘问,于是偏离主题,闪烁其辞。《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也作「遁词」。
《國語辭典》:遁辞(遯辭)  拼音:dùn cí
支吾搪塞的言词。《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戴良传》:「州郡迫之,乃遁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
《國語辭典》:隐衷(隱衷)  拼音:yǐn zhōng
不愿告人的心事。
《漢語大詞典》:灭刺(滅刺)
让名刺上的文字漫灭。谓不愿投名刺以干谒。语本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 唐 黄滔 《谢试官》:“而 滔 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 禰 鶚,大惧 温 犀,固当絶望超隅,甘心灭刺。”
《國語辭典》:隐私(隱私)  拼音:yǐn sī
隐秘而不使人知道的私事。如:「揭发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行为。」
《國語辭典》:嫌弃(嫌棄)  拼音:xián qì
厌恶不喜欢,不愿接近。《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七出》:「似相嫌弃,五百年未知道,缘分如何?」也作「弃嫌」。
《國語辭典》:不理会(不理會)  拼音:bù lǐ huì
不理睬、不去处理。如:「他正专心在看电视,门铃响了他也不理会。」
《國語辭典》:箱底  拼音:xiāng dǐ
箱子的底层。如:「书籍装箱时,开数较大的书宜置放箱底,上面则可依次放些开数较小的书。」
《漢語大詞典》:逃富
谓不愿求富。国语·楚语下:“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
分類:不愿
《國語辭典》:见不得(見不得)  拼音:jiàn bù dé
1.不能看见或被看见。如:「见不得阳光」、「见不得人」。
2.看不惯。如:「他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他好。」
《國語辭典》:哑巴亏(啞巴虧)  拼音:yǎ bā kuī
遭受不能宣扬、说出来的损失或苦痛。如:「这会儿吃了哑巴亏,总算尝到苦头了吧!」也作「哑巴苦子」。
分類:不便不愿
《国语辞典》:宁死不辱(宁死不辱)  拼音:níng sǐ bù rù
宁愿死也不愿受羞辱。用以表示品行贞洁。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溺水不跃》:「夫三玉,一妇人耳。宁死不辱,出于天性。」《三国演义》第九回:「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