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节丧(節喪)
谓丧事从简。墨子·节葬下:“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漢語大詞典》:素帐(素帳)
白色帐幕。一般用于丧事。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丹旐书空位,素帐设虚樽。”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西风衝户捲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
《漢語大詞典》:魂幡
亦作“ 魂幡 ”。 旧时办理丧事时用以招魂或引导亡魂的旗,长方形,下垂。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取一张桌子,供奉香炉、烛臺、魂旛,俱各停当。” 艾青 《我的父亲》:“在他出殡的时候,我没有为他举过魂幡。”
《漢語大詞典》:讣报(訃報)
(1).告知丧事消息。古本平话小说集《牛郎织女》第四回:“讣报亲友,择日开奠出殯。”
(2).报丧的音讯。 明 邵璨 《香囊记·相会》:“惊闻讣报来边地,奉亲命远去求尸。”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卫行》:“忽闻讣报传来,不得亲扶灵柩。”
《國語辭典》:服具  拼音:fú jù
丧中应用的器具。《汉书。卷四三。朱建传》:「及建母死,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
分類:丧事用具
《漢語大詞典》:素骖(素驂)
驾车的白马。一般用于丧事。《文选·陆机〈挽歌诗〉之三》:“素驂佇轜轩,玄駟騖飞盖。” 刘良 注:“驂,驾也。轜车,丧车也。” 唐 白居易 《挽歌词》:“丹旐何飞扬,素驂亦悲鸣。” 宋 姜夔 《越九歌·涛之神》:“白马駃兮素驂舞,驱银山兮迭万鼓。”
《漢語大詞典》:夏采
周礼官名。主管大丧事务。周礼·天官·序官:“夏采下士四人。” 郑玄 注:“夏采,夏翟羽色。《禹贡》 徐州 贡夏翟之羽, 有虞氏 以为緌。后世或无,故染鸟羽,象而用之,谓之夏采。” 孙诒让 正义:“夏,即谓染五色,象夏翟之羽采,即画繢所谓五采备也。”周礼·天官·夏采:“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復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復于四郊。”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復,谓始死招魂復魄。’……夏采,天子之官。故以冕服復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復于四郊,天子之礼也。”
《漢語大詞典》:丧器(喪器)
丧事用的器具。周礼·地官·乡师:“閭共祭器,族共丧器。”管子·度地:“食器两具,人有之,錮藏里中,以给丧器。”
《漢語大詞典》:哭丧
有丧事时,吊祭的人和守灵的人大声号哭
悲哀的样子。例如:宝玉见他还是这样哭丧,便知他是为金钏儿的原故。——《红楼梦
《漢語大詞典》:丧荒(喪荒)
指诸侯臣下的丧事及荒年。周礼·天官·大宰:“三曰丧荒之式。” 郑玄 注:“荒,凶年也。” 贾公彦 疏:“丧谓若诸侯诸臣之丧,含襚、赠奠,賻賵之类。”
《漢語大詞典》:尸丧(尸喪)
尸体失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县长 赵祉 遣 泥和 拜檄謁 巴郡 太守。以十月乘船,於城湍堕水死,尸丧不得。”
(1).尸体;遗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臣从 太原王 来朝陛下,何忽今日枉致无理?臣欲还 晋阳 ,不忍空去,愿得 太原王 尸丧,生死无恨。”
(2).主持丧事。 唐 黄滔 《祭先外舅》:“孀妻捧奠,出女尸丧,嗣男而杳杳江岭,鄙子而明明肺肠。”
《漢語大詞典》:素帻(素幘)
白色包头巾。古代用于凶、丧事。 汉 班固 《白虎通·三军》:“王者征伐所以必皮弁素幘何?伐者凶事,素服示有悽愴也。”后汉书·礼仪志下:“公卿以下子弟凡三百人,皆素幘委貌冠,衣素裳。”
《漢語大詞典》:治服
(1).办理丧事。周书·齐炀王宪传:“时 高祖 未葬,诸王在内治服。”
(2).准备行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鶯 非敌他,当辞母别灵,理粧治服,少顷即至。”
(3).制服。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七:“ 钱老人 的神志逐渐清爽,在他看,便是残暴的 日本 人没有能力治服了一位诗人的证明。” 阮章竞 《漳河水》第二部:“ 荷荷 的办法灵验快,一夜治服了个 二老怪 。”参见“ 制服 ”。
《國語辭典》:制服  拼音:zhì fú
1.规定式样的服装。如学生制服、警察制服。
2.制定服装。《管子。立政》:「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
3.在父母丧期中穿的丧服。《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
4.用力量使人屈服。
《漢語大詞典》:重终(重終)
慎终。旧时指对丧事能尽礼节。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天子闻诸侯薨……使大夫弔之,追远重终之义也。”
《漢語大詞典》:承衾
办丧事。衾,殓尸的包被。梁书·徐勉传:“且人子承衾之时,志懣心絶,丧事所资,悉关他手,爱憎深浅,事实难原。”
分類:丧事包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