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俗态(俗態)
(1).世俗的情状。 唐 王勃 《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态。 宋 秦观 《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3).世俗人的气质。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 ;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國語辭典》:村人  拼音:cūn rén
1.住在同村的人。如:「他每天清晨闻鸡舞剑,三十年如一日,村人不以为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村人道:『金荣是此间保正,家道殷富,且是做人忠厚。谁不认得?你问他则甚?』」
2.粗俗的人。《水浒传》第五回:「你这厮村人,好没道理!俺又不曾说甚的,便要绑缚洒家。」
《漢語大詞典》:俗状(俗狀)
俗人的举止和状貌。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上塚》:“卑职竭蹶簿书,未遑侦访,今蒙垂问,自觉俗状尘容,有惭风雅。”
《漢語大詞典》:过七(過七)
旧俗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死每七日则备一祭,谓之过七,至四十九日而止。”
《國語辭典》:皂白(皁白)  拼音:zào bái
黑白。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皂」文献异文作「皂」。《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句下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不是鬼疾言个皂白,怎地得却回来?」
《國語辭典》:里耳  拼音:lǐ ěr
里巷俗人的耳朵。指其不能欣赏高格雅乐,或不能理解谈论大道。《庄子。天地》:「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也作「俚耳」。
《漢語大詞典》:俚耳
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 荆山 ,终为至寳。” 宋 王安石 《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國語辭典》:还俗(還俗)  拼音:huán sú
出家人舍戒恢复在家人的身分。《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罢佛法时,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西游记》第二三回:「你在此间还俗,却不是两全其美?」
《國語辭典》:师兄(師兄)  拼音:shī xiōng
1.比自己早受业于同师门的人。《西游记》第一九回:「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次日,来道士到神乐观寻他的师兄去了。」也称为「师哥」。
2.老师的儿子若年纪比自己大,称为「师兄」。也称为「师哥」。
《漢語大詞典》:俚耳
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宋 欧阳修 《谢石秀才启》:“然而奏磬俚耳,难矣赏音;抱石 荆山 ,终为至寳。” 宋 王安石 《次韵董伯懿松声》:“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漢語大詞典》:俗见(俗見)
(1).以礼俗相见。《韩诗外传》卷八:“今来至上国,必曰冠得俗见,不冠不得见。如此,则上国使适 越 ,亦将劓墨文身翦髮,而后得以俗见,可乎?”
(2).一般俗人的见解;浅陋的见识。 苏曼殊 《惨世界》第九回:“这般道理,一定要心地明白真理,脱除世上种种俗见的人,方才懂的。”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天才与教育》:“我们也不能和一般俗见苟合,说他是天上的星宿。”
《漢語大詞典》:偶俗
(1).谓迎合世俗。后汉书·吴良传:“每处大议,輒据经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时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於是驰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之者犹轻毛之应飇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説诗迷頽靡,偶俗伤趋竞。”
(2).指与俗人共处。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张之象》:“公既性不偶俗,独喜闭户著书,冬夏不輟。”
《漢語大詞典》:送三
旧俗人死后第三天,丧家请和尚、道士唪经超度亡魂,并进行烧冥衣纸屋等活动,称“送三”。 清 李光庭 乡言解颐·人部·丧祭:“如亲死之日,即倩僧道念倒头经,逢七念经,送三、送殯用僧道鼓吹。” 老舍 《牛天赐传》二二:“送三的时节, 天赐 哭得死去活来,冷清清的只有他一人穿着重孝。”
《國語辭典》:俗家  拼音:sú jiā
1.常人。相对于僧道而言。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于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于俗家收藏,意只如此。」
2.僧道等出家人称本生父母的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我出家在灵隐寺,今到俗家探亲,却要回去。」
《漢語大詞典》:缁白(緇白)
僧俗人士。缁指僧徒,白指俗人。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必欲洗濯臣民,奬导緇白。” 唐 法海 《六祖大师缘起外纪》:“次年春,师辞众归 宝林 , 印宗 与緇白送者千餘人。”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既写定,藏之 羽琌 之山。 支那 緇白,容有续九流、諟古今,审正变者焉。”
《漢語大詞典》:傲俗
谓蔑视俗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世人闻 戴叔鸞 、 阮嗣宗 傲俗自放,见谓大度。” 唐 刘长卿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诗:“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分類:蔑视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