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人善射,百夫决拾(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1).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国语·吴语:“夫 申胥 、 华登 简服 吴国 之士於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韦昭 注:“决,鉤弦。拾,捍。言 申胥 、 华登 善用兵,众必化之;犹一人善射,而百夫竞著决拾而效之。”孔丛子·答问:“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章邯 梟将,卒皆死士也。” 宋 苏轼 《训兵旅策》三:“天下之大,可以名劫也;三军之众,可以气使也。谚曰: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苟有以发之,及其飜然之间而用其锋,是之谓倡。”
(2).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众人好施,则风俗随之。”
《国语辞典》:豪侠好义(豪侠好义)  拼音:háo xiá hào yì
豪放勇敢,喜欢行侠仗义。《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国语辞典》:豪侠强徒(豪侠强徒)  拼音:háo xiá qiáng tú
豪侠,勇敢而有义气的人。强徒,强盗土匪。豪侠强徒是指粗勇之辈。《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交游的是豪侠强徒,说话的是反叛歹事。」
《国语辞典》:奋勇当先(奋勇当先)  拼音:fèn yǒng dāng xiān
鼓起勇气,站到前面。形容勇敢向前。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更有俺五百义儿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隋唐演义》第二二回:「这两个兄弟,虽是通家,不曾见他武艺,才闻绿林二字,他就奋勇当先。」
《国语辞典》:知耻近乎勇(知耻近乎勇)  拼音:zhī chǐ jìn hū yǒng
知道羞耻是一种接近于勇敢的表现。《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国语辞典》:巴图鲁坎肩(巴图鲁坎肩)  拼音:bā tú lǔ kǎn jiān
巴图鲁,勇敢、勇士,译自满洲语。巴图鲁坎肩指一种很多钮扣的背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又束好带子,穿上一件巴图鲁坎肩儿。」
《国语辞典》: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败军之将,不可言勇)  拼音:bài jūn zhī jiàng,bù kě yán yǒng
(谚语)战败的将领,没有资格谈勇敢。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可言智。」明。史可法〈遗书一〉:「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负国之臣,不可言忠。身死封疆,实有馀恨。」明。沈国元《两朝从信录》卷一一:「若夫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志高数奇,昔贤所悲。」
《国语辞典》:好汉只怕病来磨(好汉只怕病来磨)  拼音:hǎo hàn zhǐ pà bìng lái mó
(谚语)即使是勇敢坚强的人也怕疾病折磨。《通俗常言疏證。医病。好汉只怕病来磨》引《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有『好汉只怕病来磨』之语。」
《国语辞典》:熊虎之士  拼音:xióng hǔ zhī shì
比喻勇敢善战的将士。《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方今二贼未灭,戎车亟驾,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也称为「熊罴之士」。
《国语辞典》:熊罴之士(熊罴之士)  拼音:xióng pí zhī shì
比喻勇敢善战的将士。《书经。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晋书。卷四八。段灼传》:「陛下诚欲致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使奋威淮浦,震服蛮荆者,故宜畴咨博采,广开贡士之路。」也称为「熊虎之士」。
《国语辞典》:壮烈成仁(壮烈成仁)  拼音:zhuàng liè chéng rén
为真理正义而勇敢的牺牲生命。如:「我英勇战士为了保卫国家而壮烈成仁。」
《国语辞典》:掷级承矛(掷级承矛)  拼音:zhí jí chéng máo
抛掷头颅戳在长矛上。语本《新唐书。卷一九一。忠义传上。罗士信传》:「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比喻勇敢善战,并藉以威吓敌人,使其不敢反抗。
《国语辞典》:勇而无谋(勇而无谋)  拼音:yǒng ér wú móu
勇敢却缺乏智慧谋略。《三国志。卷一○。魏书。荀攸传》:「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国演义》第三回:「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国语辞典》:勇猛果敢  拼音:yǒng měng guǒ gǎn
勇敢有决断。《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皆内有不仁之性,而外有俊材,过绝(于)人[伦],勇猛果敢,处事不疑,所居皆尚残贼酷虐。」
分类:勇敢决断
《国语辞典》:勇气百倍(勇气百倍)  拼音:yǒng qì bǎi bèi
形容勇敢倍增。如:「这次成功的投资经验使他勇气百倍,决定放胆经营。」
分类:勇敢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