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华轩
濯锦
金衣
蔚然
易箦
靓妆
玉笥
花笺
龙鸾
文绣
锦鞯
秾李
宠嘉
华烛
晶帘
《漢語大詞典》:华轩(華軒)
(1).饰有文采的曲栏。借指华美的殿堂。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闥,珥笔华轩。” 吕向 注:“华轩,殿上曲栏也。” 唐 王维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
(2).指富贵者所乘的华美的车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金 张 服貂冕, 许 史 乘华轩。” 宋 叶适 《送陈寿老》诗:“老穷望絶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清 金人瑞 《从韦二明府实处觅绵竹三数丛》诗:“华轩得省幸早寄,莫悮明年春笋生。”
《漢語大詞典》:濯锦(濯錦)
(1). 成都 一带所产的织锦,以华美著称。亦指漂洗这种织锦。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暗虹走缴绕,濯锦莫周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 歷城 北二里有 莲子湖 ,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緑间明,乍疑濯锦。” 清 吴伟业 《闻撤织造志喜》诗:“尚方玉帛年来盛,早见 西川 濯锦多。” 靳荣藩 注引文选·蜀都赋注:“ 譙周 《益州志》云: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 江 水也。”
(2).江名。参见“ 濯锦江 ”。
《漢語大詞典》:濯锦江(濯錦江)
江名。即 锦江 。 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 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 。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 唐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 濯锦江 头花柳春。”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 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 。” 唐 杜甫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 。 河阳县 里虽无数, 濯锦江 边未满园。”
《國語辭典》:金衣  拼音:jīn yī
1.金色华美的衣服。
2.鸟的金色羽毛。唐。吴融 鸳鸯诗:「翠翘红颈覆金衣,滩上双双去又归。」
3.黄莺鸟。明。徐灿〈踏莎行。芳草才芽〉词:「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也称为「金衣公子」。
《國語辭典》:蔚然  拼音:wèi rán
茂盛的样子。唐。柳宗元 袁家渴记:「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國語辭典》:易箦(易簀)  拼音:yì zé
箦,竹席。易箦指曾子临终时,因席褥为季孙所赐,自己未尝为大夫,而使用大夫所用的席褥,不合礼制,所以命人换席,举扶更换后,反席未安而死。典出《礼记。檀弓上》。后遂比喻人之将死。唐。柳宗元 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廪不馀食,藏无积帛,内厚族姻,外赒宾客,恒是悬磬,逮兹易箦,僮无凶服,葬非旧陌。」
《國語辭典》:靓妆(靚妝)  拼音:jìng zhuāng
美丽的妆饰。唐。贾至 长门怨诗:「舞蝶萦愁绪,繁花对靓妆。」唐。皇甫枚《飞烟传》:「既下,见飞烟靓妆盛服,立于庭前。」也作「靓庄」、「靓饰」。
《漢語大詞典》:玉笥
(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诗:“青铺緑璅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2).传说中的玉筐。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笥山录》:“天感其诚,乃降白玉笥置坛上。 武帝 遣使取之,至其坛,则飘风大震,捲玉笥而去。”
(3).指帝祚。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
(4).山名。在 湖南 湘阴县 东北,相传 屈原 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 屈子祠 。 南朝 梁 张缅 《南征赋》:“ 玉笥 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 清 朱孝臧 《庆春宫》词:“断云 玉笥 ,感词客,依稀有灵。”
(5).山名。在 江西 永新县 。道家称为仙居之所。云笈七籤卷二七:“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七 玉笥山洞 ,周廻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 吉州 永新县 ,真人 梁伯鸞 主之。” 宋 苏辙 《青词·阁皂》:“过 临江 ,近瞻 阁皁 ,遥望 玉笥 ,诚心惕然。”
(6).山名。在 浙江 。 唐 方干 《思越中旧游寄友》诗:“断臂青猿啼 玉笥 ,成行白鸟下 耶溪 。” 宋 陆游 《游镜湖》诗:“超然登 玉笥 ,及此烟月夕。”自注:“ 玉笥峯 在 会稽山 南。”
《國語辭典》:花笺(花箋)  拼音:huā jiān
印有花纹的精致华美信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红楼梦》第三七回:「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著一幅花笺送与他。」也作「花笺」。
《漢語大詞典》:龙鸾(龍鸞)
(1).龙与凤。亦喻贤士。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感龙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迹遍 湘 干。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 鹿门 上冢回,牀下拜龙鸞。”
(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 吕向 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 唐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 裴生 览千古,龙鸞炳天章。”
(3).喻指乐器声音美妙,如龙吟凤鸣。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启好游者》诗:“龙鸞变化异,笙笛音製殊。”
《國語辭典》:文绣(文繡)  拼音:wén xiù
锦绣的衣服或织品。《孟子。告子上》:「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总之饱德之士,不愿膏粱。闻誉之施,奚图文绣。」
《漢語大詞典》:锦鞯(錦韉)
(1).锦制的衬托马鞍的坐垫。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韉黄金勒。” 元 陈植 《金马门赋》:“乱锦韉之银鞍,恍 瑶池 之觴酒。”
(2).代指装饰华美之马匹。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锦韉绣轂,角逐争先。”
《漢語大詞典》:秾李(穠李)
华美的李花。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张先 《玉树后庭花》词:“落花穠李还依旧,寳釵沽酒。” 明 何景明 《雨中看花》诗之七:“好花元待后时发,穠李妖桃空自狂。”
分類:华美李花
《漢語大詞典》:宠嘉(寵嘉)
荣耀华美。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若惠顾敝邑,抚有 晋国 ,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羣臣实受其貺?其自 唐叔 以下,实宠嘉之。”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莱公 贬 海康 以死。 仁宗 即位,赐諡‘忠愍’,命知制誥 丁度 为词曰……再罹遐謫,遂及云亡,终悲零露之归,徒軫幽泉之痛。间虽洊伸澄雪,追賁宠嘉,而誄功易名,尚闕恩礼。沉谋秘书,沦於疑论,逝者莫愬,朕甚閔之。”
分類:荣耀华美
《漢語大詞典》:华烛(華燭)
(1).光彩映照。
(2).华美的烛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烛烂,幄幙张,动朱脣,发清商。” 唐 鲍溶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词:“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
(3).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借指婚礼。《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丈人读既,称嘆再三,遂留宿,以光华烛之会。”
《漢語大詞典》:晶帘(晶簾)
水晶帘子。形容其华美透亮。 明 陈子龙 《秋月篇》:“漫下晶帘薄似云,愁悬夜蛤光如月。” 清 洪升 《长生殿·制谱》:“慢捲晶帘散朝霞,玉鉤却映初阳掛。”红楼梦第十七回:“﹝ 贾政 ﹞説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水如晶帘一般奔入。”
分類:华美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