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青缇(青緹)
指深红色。青色和橘红色融合成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日似青緹,云浮红蘂。”
《国语辞典》:混音  拼音:hùn yīn
录制影音内容时的声音合成技术。
《國語辭典》:偶方  拼音:ǒu fāng
中医方剂上指:(1)仅用两味药配合而成的方剂。(2)药味数目为偶的药方。(3)合用两种现成的药方。
《漢語大詞典》:贴板
用以组合成大梁或叠层梁的几块部件之一(如厚木板或铁板)
《國語辭典》:套曲  拼音:tào qǔ
1.联合同一宫调或管色相同之数曲为一首尾完整,同叶一韵的曲,谓之「套曲」。也称为「套数」、「散套」。
2.由若干乐曲或乐章组合成套的器乐曲或声乐曲。如:「钢琴套曲」。
《國語辭典》:套数(套數)  拼音:tào shù
1.剧曲或散曲中,联合同一宫调或管色相同之数曲为一首尾完整,同叶一韵的曲。因其成套而可数,故称为「套数」。也称为「套曲」、「散套」。
2.例行的手续、程式,老套子。《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朝廷设醮,虽然仪文好看,都是套数,那有什么高僧谈经说法,使人倾听?」《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幸喜春花是甄家远方讨来的,没有亲戚,无人生端告执人命。却自有这夥地方人等要报知官府,投递结状,相验尸伤许多套数。」
3.比喻有系统的技巧或手法。
《国语辞典》:坐骨  拼音:zuò gǔ
脊柱末端的楔形三角骨。由五块骶椎合成,位于腰椎以下,尾椎以上,和左右髋骨相连接构成骨盆。也称为「尻骨」、「荐骨」。
《國語辭典》:总体(總體)  拼音:zǒng tǐ
全体、整体。如:「这次会议主要在计划公司下一年度总体发展目标。」
《漢語大詞典》:踤阹
聚合成围阵。文选·扬雄〈长杨赋〉:“帅军踤阹,锡戎获胡。” 李善 注:“《汉书音义》曰:‘踤,聚也。’” 吕向 注:“萃,聚也。阹,围阵也……帅军士聚为围阵。”
分類:聚合合成
《国语辞典》:茜素  拼音:qiàn sù
原为取自茜草根的一种重要色素,今可用化学原料合成。是一种红色晶体,为常用的染料。
《國語辭典》:板鼓  拼音:bǎn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单面蒙皮,鼓框用坚实的木料制成,圆形,鼓腔内呈喇叭形,鼓面中间部分稍凸起,为鼓心。京剧和北方戏曲使用的板鼓鼓心较小,南方十番锣鼓的鼓心较大。演奏时,将鼓空悬在系有绳子的竹制或木制的架子上,用两根鼓签敲击。在戏曲伴奏和民间乐器合奏中居指挥地位,有时用于独奏。也称为「梆鼓」、「单皮鼓」。
《漢語大詞典》:沈速
亦作“沉速”。 由沉香和速香合成的香料。红楼梦第四三回:“衣襟上挂着个荷包,摸了一摸,竟有两星沉速。”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
《國語辭典》:换算(換算)  拼音:huàn suàn
把某种单位的数量折合成另一种单位的数量。
《国语辞典》:垢泥  拼音:gòu ní
由人体已脱落的皮肤角质层、汗水、皮脂和灰尘等合成,而积存于皮肤表面的污秽物。容易妨碍皮脂及汗腺的分泌,宜常洗濯。也作「垢腻」。
《漢語大詞典》:鹣钗(鶼釵)
由两股合成的钗。如鸟之比翼,故名。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七:“寄君翡翠之鶼釵,傅璣之堕珥。”
《国语辞典》:异戊橡胶(异戊橡胶)  拼音:yì wù xiàng jiāo
一种合成橡胶。由异戊二烯合成,性质虽比其他合成橡胶较接近天然橡胶,但在绝缘性与耐水性上却超过天然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