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雌剑(雌劍)
相传为 春秋 吴国 干将 所铸二剑之一。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一》:“明天,我只将这雌剑献给大王去。”
《漢語大詞典》:余皇(餘皇)
春秋 吴国 船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子鱼 先死, 楚 师继之,大败 吴 师,获其乘舟餘皇。” 杜预 注:“餘皇,舟名。”后汉书·马融传:“然后方餘皇,连舼舟,张云帆,施蜺幬。” 李贤 注:“餘皇, 吴 之船名。”后泛指舟船。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之二:“餘皇张旌旟,冶女炫珠贝。”
分類:吴国舟船
《漢語大詞典》:杨吴(楊吴)
五代 十国 的 吴国 。因其建立者为 杨行密 ,故称。 宋 徐铉 稽神录·徐善:“ 江 南伪中书舍人 徐善 ,幼孤,家于 豫章 , 杨吴 之寇 豫章 , 善 之妹为一军校所虏。”
《漢語大詞典》:吴干
春秋 吴国 的干将剑。亦泛指宝剑。战国策·赵策三:“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吕氏春秋·疑似:“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 高诱 注:“吴干, 吴 之干将者也。” 明 张居正 《答帘宪王凤洲》之二:“吴干越钩,轻用必折;匣而韜之,其精乃全。”
《国语辞典》:杨行密(杨行密)  拼音:yáng xíng mì
人名。(西元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漢語大詞典》:伍子涛(伍子濤)
相传 吴国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吴王 夫差 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 伍 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地接 三茅 岭,川迎 伍子 涛。”自注:“代称海涛是 伍子 愤气所作。”参见“ 伍胥潮 ”。参阅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漢語大詞典》:燔妻子
春秋 末年, 吴国 人 要离 为 吴王 阖闾 行刺 卫国 公子 庆忌 ,事先请 吴王 断其右手、杀其妻和子并焚尸于市,假装有罪而逃亡,以此取信 庆忌 ,终于行刺成功。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因以“燔妻子”为毁家纾难之典。 清 吴伟业 《遣闷》诗之三:“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
《漢語大詞典》:吴冶
指 春秋 吴国 的冶铸。 吴 人善冶,故称。《淮南子·修务训》:“夫 宋 画 吴 冶,刻刑鏤法,乱修曲出。” 高诱 注:“ 宋 人之画, 吴 人之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自 扬 马 张 蔡 ,崇盛丽辞,如 宋 画 吴 冶,刻刑鏤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并发。”
分類:吴国冶铸
《漢語大詞典》:偃州
复姓。 春秋 时 吴国 有 偃州员 。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分類:复姓吴国
《漢語大詞典》:悬门抉目(懸門抉目)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劝 吴王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 伍员 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柳亚子 《痛哭》诗之八:“从此中原涂炭矣,悬门抉目我何心!”亦省作“ 悬目 ”、“ 悬眼 ”、“ 悬眸 ”。 傅尃 《感事》诗之一:“忍见东门尚悬目,可怜中夜枉横戈。” 林百举 《过兴宁忆亡友刘节膺何公博》诗:“纵使 吴 门展悬眼,麟伤凤死恨犹深。” 程善之 《和孟硕〈狱中诗〉》:“披髮纵无天可诉,悬眸仍有鬼能知。”
《国语辞典》:太阿在握  拼音:tài ē zài wò
太阿,吴国干将所铸的宝剑。「太阿在握」比喻掌握权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五。内监。内臣掌兼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
《国语辞典》:孔章望斗  拼音:kǒng zhāng wàng dǒu
传说晋初年,吴国天空的斗牛星间,常有紫气。张华遂请孔章观望天文,孔章认为是剑气直冲上天的缘故,后果于丰城狱中掘得二把宝剑。见《晋书。卷三六。张华传》。比喻有宝物的地方,即有不寻常的异象。
《国语辞典》:陪了夫人又折兵  拼音: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三国时代吴国周瑜欲用美色、金帛迷惑刘备,以便达到夺取荆州的目的。幸赖诸葛亮妙计,使刘备脱险返回荆州,并大败周瑜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后比喻便宜不但没占到,反而吃大亏。《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丝客人有些认得,上前说了几句,拍著他肩头道:『你如今「陪了夫人又折兵」,还是造化哩!』」也作「赔了夫人又折兵」。
《國語辭典》:秦庭之哭  拼音:qín tíng zhī kū
春秋时,吴国入侵楚国,楚臣申包胥向秦国乞援,在秦国朝廷倚墙而哭,历七日夜,终于感动秦君出兵救援。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以指向异国哀求救援,或哀求别人帮助。南朝梁。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漢語大詞典》:抉目吴门(抉目吴門)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字 子胥 )劝 吴王 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赐 子胥 剑,令自尽。 子胥 临死时说:“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国语·吴语》《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为忠臣被谗殉身的典故。 明 高启 《谒伍相祠》诗:“鞭尸 楚 墓生前孝,抉目 吴 门死后忠。”亦作“ 抉目东门 ”、“ 抉目胥门 ”、“ 抉目悬门 ”。 元 萨都剌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 越 来兵伍?” 高旭 《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 大泽 呼 张楚 ,抉目 胥门 看沼 吴 。” 傅敷 《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抉目悬门事可哀。”亦省作“ 抉目 ”、“ 抉眼 ”、“ 抉眸 ”。旧唐书·太宗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宋 陆游 《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蔡寅 《丙辰岁除》诗之二:“抉眸 胥 相看 吴 沼,披髮 伊川 讖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