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罗居(羅居)
周围的邻居。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寔 推纯诚不厉名行,然罗居老少皆亲而敬之。”
分類:周围邻居
《漢語大詞典》:廊房
(1).厅堂周围的房舍。《再生缘》第七回:“清幽庭院飞春燕,寂静廊房掛綉帘。”
(2). 明 自 永乐 十八年建都 北京 ,于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修建几千间民房和铺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货,谓之廊房。 明 高明 《琵琶记·两贤相遘》:“小人管许多廊房,并没有这个人。”参阅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河》
《漢語大詞典》:拥土(擁土)
在作物茎的基部周围培土。有防止植株倒伏、便利排水灌溉和促进作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在庄稼根上拥土,尽可能做到整整肃肃三锄拥一个堆,要平顶不要尖顶。” 王汶石 《大木匠》:“能割麦,能给包谷拥土。”
《國語辭典》:周边(周邊)  拼音:zhōu biān
1.四周、周围。如:「这条马路正在施工,周边道路的车流量相对增多。」
2.附属。如:「电脑的周边设备用品,包括印表机、滑鼠、键盘等,这里都有出售。」
《國語辭典》:陀螺  拼音:tuó luó
一种木头制的圆锥形玩具。下端有铁尖,绕上绳子,急甩出去,落地后就能在地上直立旋转。
《漢語大詞典》:白晕(白暈)
(1).日月周围的云气。晋书·天文志:“ 海西公 太和 四年闰月乙亥,月晕軫,復有白晕贯西北,晕斗柄三星。”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苍茫縈白晕,萧瑟带长风。” 明 孙瑴 古微书卷十九:“乘金而王,则日黄中而白晕。”
(2).白内障。《当代》1983年第3期:“打从五十岁起,他那双眼就过早蒙上一层老年的白晕。”
《国语辞典》:岩脉(岩脉)  拼音:yán mài
岩浆侵入周围岩层而形成的板状火成岩体。一般是岩石先形成裂隙,岩浆沿著这些裂隙充填,再经冷却而形成岩脉。
《漢語大詞典》:虚晕(虚暈)
环绕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的光气。 唐 卢纶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
《漢語大詞典》:周邻(周鄰)
周围邻居。 三国 魏 应璩 《与董仲连书》:“穀糴惊踊,告求周邻,日获数斗,犹復无薪。”
分類:周围邻居
《漢語大詞典》:鹤巢云(鶴巢雲)
隐逸者居室周围的云雾。指山中雾气。 元 萨都剌 《将游茅山先寄道士张伯雨》诗:“料得山中 张外史 ,开门先扫鹤巢云。”
《國語辭典》:氛围(氛圍)  拼音:fēn wéi
周围的气氛和情调。也作「雰围」。
《國語辭典》:浮厝  拼音:fú cuò
暂时停棺寺庙、墓园等地或暂时浅埋,以待改葬。《土风录。卷一。浮厝》:「停棺浅土曰浮厝。」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一。滦阳续录三》:「主人父子先后卒,二棺今浮厝佛寺,当借资来迎,并述遗命。」
《國語辭典》:郊区(郊區)  拼音:jiāo qū
泛指城市周围的地方。如:「有空时,可到郊区走走,远离都市尘嚣。」
《漢語大詞典》:环镇(環鎮)
周围的大山。镇,一方的主山。指东、西、南、北四岳。 唐 韩愈 《谒衡岳庙》诗:“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 嵩 当中。”
《漢語大詞典》:鼻针(鼻針)
(1).即别针。一种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的装饰物。 徐珂 《清稗类钞·诙谐·娣肉二字之别解》:“上句言吾妹当胸之鼻针,有白色假金刚钻三粒。”
(2).针刺疗法的一种,在鼻部周围取穴,用毫针斜刺,以治疗某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