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小眼
(1).小格子;细孔。 唐 白居易 《重题小舫》诗:“细蓬青篾供鱼鳞,小眼红窗衬麴尘。”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书》之四:“闻遂作管引 蒲涧 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
(2).围棋术语。 宋 刘仲甫 《论棋诀要·杂说》:“大眼可赢小眼。”注:“局面綫道相交之地,以棋围之曰眼……地广而路多曰大眼,地狭而路少曰小眼。”
《漢語大詞典》:应劫(應刼)
(1).应验劫运。红楼梦第二回:“ 蚩尤 、 共工 、 桀 、 紂 ……皆应刼而生。”
(2).围棋用语。应付对方的抛劫。 宋 秦观 《阮郎归》词:“翻身整顿著残棋,沉吟应刼迟。”
《漢語大詞典》:棋图
围棋棋谱。《新唐书。艺文志》《竹苑仙棋图》一卷、《韦珽棋图》一卷。
《漢語大詞典》:棋博
亦作“棊博”。 犹博弈。棋,围棋;博,六博。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羣居之观者,一无通晓。”
《國語辭典》:侵吞  拼音:qīn tūn
1.用武力并吞他国或占领其部分土地。唐。杜荀鹤〈观棋〉诗:「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嬴。」
2.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财物。《二十载繁华梦》第一回:「库书不过一个书吏,若不是靠著侵吞鱼蚀,试问年中如许进项,从那里得来?」
《國語辭典》:中局  拼音:zhōng jú
下围棋、象棋时,双方布局完成,局势进入变化复杂的激战阶段。
《分类字锦》:会棋(会棋)
李洞 锦江陪兵部郑侍郎话诗著棋诗 落叶溅吟身会,棋云外人云雪。
分类:围棋
《漢語大詞典》:持棋
围棋双方成相持的棋势。持,围棋术语。黑白相围,彼此不能相害,如一方于成持处先下子,则被另一方吃尽。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汉 应瑒 《弈势》:“持棊相守,莫敢先动。”
《國語辭典》:马眼(馬眼)  拼音:mǎ yǎn
1.围棋中的眼。指若干连接的棋子包围住一个以上的目。唐。吴大江〈棋赋〉:「开马眼以防后,张虎口而遮前。」
2.男性的尿道口。
分類:围棋
《國語辭典》:读秒(讀秒)  拼音:dú miǎo
1.本为围棋赛术语,由裁判员随时报告秒数,以限定时间。后用为比赛时提醒竞赛者时间的一种方式。如:「拳击赛裁判已对被击倒的一方进行读秒,如在十秒内未能重新站起来,就输了。」
2.在发射火箭等尖端科技产品的时候,为了让人们知道正确发射的时间,而在倒数时刻读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称为「读秒」。
《漢語大詞典》:穿腹
围棋术语。谓向中腹下子。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岌嶪。”
《國語辭典》:棋圣(棋聖)  拼音:qí shèng
棋艺精湛,无可匹敌的下棋好手。《抱朴子。内篇。辨问》:「故善围棋之无比者,则谓之棋圣,故严子卿、马绥明于今有棋圣之名焉。」
《漢語大詞典》:揪枰
楸枰。借指围棋。 元 薛昂夫 《蟾宫曲·题烂柯石桥》曲:“甚神仙久佔巖桥,一局揪枰,满耳松涛。引得樵夫,旁观不觉。”
分類:围棋
《國語辭典》:反扑(反撲)  拼音:fǎn pū
由挨打或消极抵抗的弱势局面转变成主动的强势攻击。如:「人类如果再继续破坏生态环境,终将遭受大自然的反扑。」
《漢語大詞典》:博棋
指围棋子。 宋 陆游 《暴雨》诗:“黑云如龙爪,白雨如博棋。” 宋 吴幵 优古堂诗话·僧绰采蜡烛作凤凰:“ 僧虔 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不重作。”
分類:围棋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