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牒
官方文书。 唐 韩愈 《袁州申使状》:“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为谨牒字,有异於常。” 宋 曾慥 高斋漫录:“一日在厅事,忽睹黄衣人若今之健步者,持公牒立庭下,公命左右皂隶承接。”《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广州 守将差指使 贺承信 ,捧了公牒到 封州 将领司投递。”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金石:“ 唐 法琬 法师碑,书者为左卫翊壹府翊卫 刘钦旦 。翊一府者,五府之一也。以壹代一, 唐 时公牒亦多用之。”
《國語辭典》:公引  拼音:gōng yǐn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公制一公引等于一百公尺。也称为「引」。
分類:官方证件
《漢語大詞典》:公试(公試)
官方主持的考试。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教官作色曰:‘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害。’教官乃为讲解大概。” 宋 赵升 朝野类要·公试:“每岁春二三月之交公试。两日三场,谓第二日,论策各一道,并差外官於贡院主文,以学官干预考校。”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一:“ 陈丞相 文龙 , 咸淳 初,为太学生。是年学中引放公试之旦,适奔驰弗及。”
《國語辭典》:移檄  拼音:yí xí
檄,古代公文。移檄指发布公文声讨。《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大怒,焚诏书,囚使者;遣使上表,移檄进讨。」
《國語辭典》:酒坊  拼音:jiǔ fāng
1.古代专司酿酒的官署。《隋书。卷二四。食货志》:「先是尚依周末之弊,官置酒坊收利。」
2.卖酒或供人饮酒的地方。唐。姚合 听僧云端讲经诗:「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你看那边有个大酒坊,间壁大门就是他家。」也称为「酒店」。
《國語辭典》:官学(官學)  拼音:guān xué
古时由政府设立,教育官吏子弟的学校。如清朝设有八旗官学。
《漢語大詞典》:公礼(公禮)
(1).官方的礼节。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十》:“某顿首:幸以一日之雅,而每辱以公礼见加,非所望也。” 宋 戴埴 《中书见胡旦》:“中书堂宰相治事之地,表仪百辟者在是,外臣乞对送中书,引问自有公礼,何暇讲师生之私?”
(2).指送给官家的礼物。《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又差了 晁住 拿了许多银子到监中打点:刑房公礼五两,提牢的承行十两。”
《國語辭典》:公牍(公牘)  拼音:gōng dú
公文、案牍。
《國語辭典》:公凭(公憑)  拼音:gōng píng
官牒。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积犹执前条公凭,影庇私商,往来海外,虽有条贯实与无同。」
《漢語大詞典》:公夫
官方征用的役夫。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如拔营远行,营官另拨公夫,帮抬劈山砲。”
《漢語大詞典》:山台(山臺)
民间建造的寺院。与官方赐额或建造的寺院相对。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武宗 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我天下,佛也。’始去其山臺野邑四万所。”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杜牧 所谓山臺野邑也。”
《國語辭典》:方牧  拼音:fāng mù
方伯、州牧的并称,为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晋书。卷四二。列传。王浚》:「陛下粗察臣之愚款,而识其欲自效之诚,是以授臣以方牧之任,委臣以征讨之事。」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谡〉诗:「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國語辭典》:公费(公費)  拼音:gōng fèi
1.由公家或团体所支付的经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张秀才高中,本县原有公费,赏钱五十贯文,在我库上来领。」也作「官送」。
2.办公的费用。如:「私自挪用公费是不合法的行为。」
《國語辭典》:开局(開局)  拼音:kāi jú
开设赌局。《红楼梦》第七五回:「公然斗叶掷骰,放头开局,夜赌起来。」
《國語辭典》:公报(公報)  拼音:gōng bào
1.政府机关专为刊登法令法规或其他事项所发行的定期刊物。
2.国际会议结束后,对外发布的公开声明,说明会中讨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