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隅总(隅總)
宋 代隅团的军事总管。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一日,隅总击柝,以告其一方曰:‘寇至,毋去诸!’”参见“ 隅团 ”。
分類:军事总管
《漢語大詞典》:隅团(隅團)
宋 代的地方武装。用以地方自卫。 宋 文天祥 《与赣州属县宰书》:“隅团定则保伍周,保伍周则盗贼弭。”
《國語辭典》:都管  拼音:dū guǎn
1.仆役的统领,总管。《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灵隐寺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俺姓张,在郑爷家做都管。」
2.技艺人的总管头目。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圣节》:「天基圣节排当乐次:祇应人:都管:周朝清,陆恩显。」
《漢語大詞典》:总漕(總漕)
明 清 总管漕运的官。明史·职官志二:“ 成化 八年分设巡抚、总漕各一员。” 清 梁章钜 称谓录·漕务官:“《皇朝通考》:‘漕运之司趲运统于总漕。’”
分類:总管漕运
《漢語大詞典》:五司
(1). 宋 代对经略使、安抚使、节度使、观察使和总管的合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予为 鄜 延 经略使日,新一厅谓之五司厅……五司者,经略、安抚、总管、节度、观察也。”
(2). 宋 代掌管皇室庄宅、宫苑等的五个官署的合称。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 万州 白太保 ……任庄宅使时,权五司,兼水北巡检。”原注:“五司者,庄宅、皇城、内园、洛苑、宫苑也。”
《國語辭典》:总理(總理)  拼音:zǒng lǐ
1.总管掌理。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八一。户部。库藏》:「雍正元年,特命王公大臣总理三库,铸给印信。」
2.国父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及后来改组的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时期,都被推举为总理。逝世后永存此名,成为党员对他的专称与尊称。
3.内阁制国家的行政首长。也称为「内阁总理」。
《漢語大詞典》:都领(都領)
(1).总领,总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刘闢 以 剑南 节度副使将 韦皋 之意於 叔文 ,求都领 剑南 三川。”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学旧六馆:有国子馆,太学馆,四门馆,书馆,律馆、算馆,国子监都领之。”
(2).要领,要诀。云笈七籤卷三二:“夫养生之道有都领,大归未能具其会者,但思每与俗反,则闇践胜辙,获过半之功矣。”
《漢語大詞典》:总催(總催)
旧时总管催征钱粮的乡里职役。里长负责催征钱粮;里甲的总催,则由里长排年轮值。 清 吴嘉纪 《海潮叹》诗:“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参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
《漢語大詞典》:通领(通領)
总管,统领。宋史·职官志一:“ 元丰 六年,詔中书省置点检房,令舍人通领。”元史·兵志一:“可签丁壮七百餘人,并元拨保丁甲壮,令 珣 通领,镇守 潁州 。”
分類:总管统领
《国语辞典》:铺长(铺长)  拼音:pù zhǎng
商店中总管全部事务的人。
《漢語大詞典》:门政(門政)
清 代衙门门役的总管。
分類:衙门总管
《漢語大詞典》:综典(綜典)
犹总管,全面掌握。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钟会 ﹞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莫不综典。”
《漢語大詞典》:戎副
副将。 宋 代泛指副总管、副钤辖等职, 明 始以副将为官名。称谓录·副将引 清 方以智 通雅:“今之勋将,古之戎右也。或称戎副,或称偏帅,或曰军倅。”
分類:副将总管
《国语辞典》:殉义忘生(殉义忘生)  拼音:xùn yì wàng shēng
为正义而捐献生命。唐。陈子昂〈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晖谢表〉:「臣等殉义忘生,报恩惟死,不任感激庆戴。」也作「殉义忘身」。
《国语辞典》:烟花寨主(烟花寨主)  拼音:yān huā zhài zhǔ
称众妓女中的总管。《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又讨一老成妓女,管束这六院姊妹……托他做个烟花寨主。」
《国语辞典》:广储司(广储司)  拼音:guǎng chú sī
清朝时设置的官署。属内务府,总管银、裘、缎、衣、磁、茶六库,以郎中、员外郎为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