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温旨
温和恳切的诏谕。对帝王诏谕的敬称。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李穆 昔师之,逮为学士荐於朝,温旨召至便殿。”明史·奸臣传·周延儒:“帝犹降温旨,言‘卿报国尽忱,终始勿替。’” 清 恽敬 《衷白先生家传》:“帝遣内侍劳,且问方畧,先生疏陈利害,得温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侍御伏謁尽礼,传命赐坐簷下,金椀进茗。主畧致温旨,侍御肃而退。”
《漢語大詞典》:谆切(諄切)
真诚、恳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今观《国风》,间出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口,未必皆学也,而其言优柔谆切,忠厚雅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遂出袍袴,易其敝败,罗浆具酒,酬劝谆切。”
分類:真诚恳切
《漢語大詞典》:耳提
谓恳切教导。 清 曾国藩 《台州墓表》:“ 国藩 愚陋,自八岁侍府君於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詔之。”参见“ 耳提面命 ”。
分類:恳切教导
《國語辭典》:耳提面命  拼音:ěr tí miàn mìng
比喻恳切教诲。参见「面命耳提」条。《镜花缘》第八四回:「但果蒙不弃,收录门墙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过略为跟著历练历练。」
《國語辭典》:辟咡  拼音:pì èr
倾头交谈,不使口气及人,表示尊敬。《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漢語大詞典》:款言
(1).空话。《汉书·司马迁传》:“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王先谦 补注:“言为心声,有实者为正言,无实者为空言。” 明 张居正 《答蓟镇督抚计边镇台工书》:“不识事者,未睹利害之所在,而喜为款言臆説以炫名。”
(2).恳切的言词。南齐书·王俭传:“款言彰於侍接,丹诚布於朝野。”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清 吴资生 《就道录别》诗:“款言谢亲朋,我心匪求安。”
《漢語大詞典》:切祝
(1).犹切望。旧时书信中常用之。 宋 苏轼 《与知县书》之九:“儿子遂获託庇,知幸。鲁钝多不及事,惟痛与督励也。切祝切祝。”
(2).恳切祷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里人 刘生 ……具茗果酒餚,焚香切祝,明烛就寝,屏息以伺。”
《國語辭典》:啍啍  拼音:tūn tūn
1.迟重缓慢的样子。《诗经。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2.多言。《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无取啍啍,捷捷贪也,钳钳乱也,啍啍诞也。」
《國語辭典》:灌灌  拼音:guàn guàn
1.水流盛大的样子。《宋书。卷三一。五行志二》:「虎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来登城看水从西来何灌灌。」
2.诚恳的样子。《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3.忧惧而无处倾诉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忠切
忠诚恳切。汉书·李寻传:“如近世 贡禹 ,以言事忠切蒙尊荣。”后汉书·刘儒传:“极言得失,辞甚忠切。”新唐书·武平一传:“﹝ 平一 ﹞上书曰:‘病之在四体者,跡分而易逐;居心腹者,候遽而难治。刑政乖舛,四支疾也;亲权猜间,心腹患也……’帝美其忠切,卒不用。”
《漢語大詞典》:恳让(懇讓)
恳切辞让。新唐书·奉天皇帝琮传:“君父有命,不敢违,永言恳让,不克如素。” 宋 王禹偁 《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出为 成都 管内十州都巡检使,赐钱五百万……公以锡賚优厚,恳让不已。”
分類:恳切辞让
《漢語大詞典》:殷重
(1).繁重。《南齐书·顾宪之传》:“窃寻民之多伪,实由 宋 季军旅繁兴,役赋殷重。”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陛下年德既尊,寳位将倦,机务殷重,浩荡心神,何不禪位东宫,自怡圣体。”
(2).恳切深厚。 宋 叶适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其言殷重惻切,天子以为然,行之至今。”
《漢語大詞典》:绻绻(綣綣)
犹拳拳。恳切貌。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非先生好之乐之,味於众人之所不味,务张而明之,其孰能勤勤綣綣,若此之至?” 明 唐顺之 《祭杨细林文》:“祠部君尚友四方之士,而尤綣綣于余。”
分類:恳切
《漢語大詞典》:谆悉(諄悉)
恳切而详细。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四道》:“睿思玄览,自身心以至於天下国家,无一事不有垂教。而《祖训》一书,为圣子神孙虑,尤谆悉矣。”
分類:恳切详细
《漢語大詞典》:至谏(至諫)
恳切的劝谏。《后汉书·申屠刚传》:“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諫,希得为用。”
分類:恳切劝谏
《漢語大詞典》:温辞(温辭)
情意恳切的言词。
含蓄的言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得一端而博达之,观其是非,可以得其正法;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 俞樾 诸子平议·春秋繁露一:“‘温’当读为‘蕰’,古字通也。‘蕰辞’谓蕰蓄之辞,即上所谓微其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