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缓役(緩役)
缓期服兵役。 洪深 《包得行》第一幕:“ 周保长 :病得很厉害,据说一时不会好,恐怕不久要办一个请求缓役的手续。”
《國語辭典》:志愿兵(志願兵)  拼音:zhì yuàn bīng
出于自己意愿而服兵役的士兵。也称为「义勇军」。
《国语辞典》:禁役  拼音:jìn yì
禁服兵役。凡曾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者,禁服兵役,称为「禁役」。
《國語辭典》:役龄(役齡)  拼音:yì líng
合于法定服役的年龄。在我国,指男子年满十八岁翌年一月一日起至年满三十六岁当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的这段期间。
《國語辭典》:现役(現役)  拼音:xiàn yì
正在服兵役。如:「现役军官」。
《漢語大詞典》:患御
谓害怕服兵役。韩非子·五蠹:“其患御者,积於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謁,退汗马之劳。” 陈奇猷 集释:“御当係役音近而譌。患役者盖谓患於任兵役者。”
《漢語大詞典》:后备兵(後備兵)
(1).泛指战时可以征集到军队中服兵役的人员。
(2).某些国家分兵役为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服预备役期满后转入后备役的士兵叫后备兵。
《漢語大詞典》:兵役法
国家规定的有关公民服兵役的法律制度。
《漢語大詞典》:兵役制
公民依法服兵役的制度。
《漢語大詞典》:七科适(七科適)
亦作“七科謫”。 西汉 战时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史记·大宛列传:“益发戍甲卒十八万, 酒泉 、 张掖 北,置 居延 、 休屠 以卫 酒泉 ,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晏 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汉书·武帝纪:“发天下七科讁及勇敢士,遣贰师将军 李广利 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