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恬武嬉  拼音:wén tián wǔ xī
文武官员安于逸乐嬉游,形容天下承平无事。亦用以形容文武官员苟安度日,不务国事。唐。韩愈 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國語辭典》:燕颔虎头(燕頷虎頭)  拼音:yàn hàn hǔ tóu
形容人容貌生得威仪、有富贵之相。唐。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公河目海口,燕颔虎头,性英雄而志尚元默。」《花月痕》第四二回:「总兵燕颔虎头,后来功名鼎盛,如何会死?」也作「燕颔虎颈」。
《漢語大詞典》:雅歌投壶(雅歌投壺)
吟雅诗及作投壶游戏。《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李贤 注:“雅歌谓歌《雅诗》也。礼记·投壶经曰:‘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矢以柘若棘,长二尺八寸,无去其皮,取其坚而重。投之胜者饮不胜者,以为优劣也。’”后常指武将之儒雅行为。宋史·岳飞传:“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花月痕》第四七回:“今之武官,都有轻裘缓带、雅歌投壶之意,恐非所宜。”
《国语辞典》:拖刀背砍计(拖刀背砍计)  拼音:tuō dāo bèi kǎn jì
一种武将制敌的方法。参见「拖刀计」条。《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洪用拖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
分类:武将
《国语辞典》: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拼音:tài píng běn shì jiāng jūn dìng,bù xǔ jiāng jūn jiàn tài píng
(谚语)打完仗,平定天下后,武将便不再受重用,甚至还会被除掉。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争奈韩信军权太重,雄兵数十万,战将百馀员。常言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漢語大詞典》:凤翅盔(鳳翅盔)
古代武将所带的一种盔帽。《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齐 阵一将出马,头顶凤翅盔,身披锁子甲。”
分類:武将
《漢語大詞典》:二十八将(二十八將)
指佐助 光武帝 建立 东汉 政权的二十八个有功的武将。 明帝 永平 中,绘“二十八将”像于南宫 云台 ,故又称“云台二十八将”。 邓禹 为首,次为 马成 、 吴汉 、 王梁 、 贾复 、 陈俊 、 耿弇 、 杜茂 、 寇恂 、 傅俊 、 岑彭 、 坚镡 、 冯异 、 王霸 、 朱祐 、 任光 、 祭遵 、 李忠 、 景丹 、 万修 、 盖延 、 邳彤 、 铫期 、 刘植 、 耿纯 、 臧宫 、 马武 、 刘隆 。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
《漢語大詞典》:神幕
宋 代祭祀英烈武将的祠庙。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神前设籤:“ 顾仲恭 《竹籤传》载神前设籤之始曰:‘入 唐 ,为陈武烈太祝,附帝意作韵语。入 宋 ,又辟 江 东神幕。 关壮繆侯 之改諡 武安王 也,倚势辟之。’”
《國語辭典》:靠旗  拼音:kào qí
戏曲中披甲的武将背后所插的四面三角绣旗。
《國語辭典》:靠子  拼音:kào zi
1.用来靠腰、背的东西。如:「车靠子」。
2.旧时戏剧中武将所披的冑甲。《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國語辭典》:靠把  拼音:kào bǎ
戏剧中表演作战时,武将披著铠甲开打称为「靠把」。
《國語辭典》:了事环(了事環)  拼音:liǎo shì huán
战马鞍上搁兵器的铜铁环。《水浒传》第八四回:「那天山勇在马上把了事环带住,趱马出阵。」
《國語辭典》:翎子  拼音:líng zi
1.国剧服饰中武将头盔上的雉尾。如:「有的平剧穿插表演耍翎子的舞蹈,令人赞叹。」
2.清朝装饰在官吏礼帽上的孔雀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