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5,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冥目
殒毙
燋烂
蜕化
颠殒
陨丧
亡死
大幻
丧命
殒落
殒没
往化
隐化
神迁
死没
《漢語大詞典》:冥目
(1).闭上眼睛。 明 方孝孺 《答胡怀秀才》:“诸生讲授经义毕,輒冥目危坐。”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又闻浄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
(2).指死。南史·虞寄传:“愿将军留须臾之虑,少思察之,则冥目之日,所怀毕矣。”
《漢語大詞典》:殒毙(殞斃)
死亡。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颠沛殞毙,杀身济君。”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古者生无栋宇,死无殯葬,川无舟檝之器,陆无车马之用,吞啖毒烈,以至殞毙。”
分類:
《國語辭典》:燋烂(燋爛)  拼音:jiāo làn
1.焦灼熟烂。汉。王充《论衡。说日》:「生物入火中,燋烂而死焉。」
2.死亡、毁灭。《文选。嵇康。养生论》:「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國語辭典》:蜕化(蛻化)  拼音:tuì huà
本指昆虫等在生理期间的脱皮现象。因其往往形态会有变化,故后常用以比喻一切事物的变化、变质。如:「在宇宙中,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蜕化。」
《漢語大詞典》:颠殒(顛殞)
(1).覆灭。邓析子·转辞:“今之为君,无 尧 舜 之才,而慕 尧 舜 之治,故终颠殞乎混冥之中,而事不觉於昭明之术。” 明 马愈 《马氏日抄·风异》:“升空而坠,颠殞之应也。”
(2).死亡。《后汉书·隗嚣传》:“是故上帝哀矜,降罚于 莽 ,妻子颠殞,还自诛刈。”《宋书·隐逸传·翟法赐》:“如当逼以王宪,束以严科,驰山猎草,以期禽获,虑致颠殞,有伤盛化。”隋书·文四子传论:“或幽囚於囹圄,或颠殞於鴆毒。”
分類:覆灭
《漢語大詞典》:陨丧(隕喪)
(1).死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如何不弔,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 曹葆华 《悼--敬献于沫若先生之灵》诗:“同在这天悲地愁的夜里,大声哭悼伟大天才的陨丧。”
(2).失陷。 晋 刘琨 《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分類:失陷
《漢語大詞典》:亡死
死亡。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因病亡死,葬 会稽 。”
分類:
《漢語大詞典》:大幻
指死亡。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陆氏负约》:“忽大幻以长往,慕何人而輒许。”
分類:
《國語辭典》:丧命(喪命)  拼音:sàng mìng
失去性命,即死亡。《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渭桥六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非等閒之比。」《红楼梦》第六九回:「不然,你则白白的丧命,且无人怜惜。」也作「丧生」。
《漢語大詞典》:殒落(殞落)
(1).死亡。《宋书·王弘传》:“盛业不究,相係殞落,永怀伤叹,痛恨无已。”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不十年,相继殞落。”
(2).坠灭。 巴金 《忆鲁迅先生》:“你像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
分類:
《國語辭典》:殒没(殞沒)  拼音:yǔn mò
死亡。《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常恐殒没,孤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
分類:
《漢語大詞典》:往化
犹死亡。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分類:
《漢語大詞典》:隐化(隱化)
死的别称。 唐 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七月七日己未,隐化於私馆。孤子 子昂 愚昧,鞠然在疚,不知所从。” 唐 李白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跡而起者,惟 倩公 矣。” 清 梁章钜 浪迹丛谈·人死别称:“凡人死,曰卒,曰没,曰疾终……又有称隐化者。”
分類:
《國語辭典》:神迁(神遷)  拼音:shén qiān
逝世。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及后神迁,香气满室,弟子将葬,举棺觉轻。」
分類:
《漢語大詞典》:死没
死亡。后汉书·独行传·李善:“ 建武 中疫疾, 元 ( 李元 )家相继死没。”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