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冰骨
(1).洁白纯净的骨架。用以喻漂洗素色织物的架子。 明 唐顺之 《漂布架》诗之二:“将乘灝气晞冰骨,一任轻颸颺舞腰。移向海傍堪望处,错疑鮫室挂寒綃。”
(2).指水面凝成的长而薄的冰片。 郁达夫 《东梓关》:“一夜北风,院子里的松泥地上,已结成了一层短短的霜柱,积水缸里,也有几丝冰骨凝成了。”
《國語辭典》:飘浮(飄浮)  拼音:piāo fú
飘荡浮流。如:「船飘浮在水面上。」也作「漂浮」。
《漢語大詞典》:浮石
(1).山名。在 东海 。《楚辞·王逸〈九思·伤时〉》:“观 浮石 兮崔嵬,陟 丹山 兮炎野。”原注:“ 东海 有 浮石之山 。”
(2).山名。在今 江西省 南康县 西,形如覆钟,水环其外。 宋 苏轼 《留题显圣寺》诗:“ 浮石 已乾霜后水, 焦坑 閒试雨前茶。”
(3).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能浮于水面,故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包彤蛇黄合之,可引长三四尺,丸服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闽 有浮石,亦类羊肚,而败絮其中,置之水中则浮。”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浮石:“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乃鐘乳石,有细孔如蛀窠,白色,体虚而轻,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中者味咸,入药更良。”
(4).石磬。 唐 张仲素 《玉磬赋》:“练嚮而鸣球可谐,还和而浮石非匹。”参见“ 浮磬 ”。
《漢語大詞典》:浮磬
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书·禹贡》:“ 泗 滨浮磬。” 孔颖达 疏:“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为磬,故谓之浮磬也。”后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 清 赵翼 《放言》诗:“石沉有浮磬,木浮有沉水。”
分類:水边石头
《漢語大詞典》:重锦(重錦)
(1).指精美的丝织品。左传·闵公二年:“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杜预 注:“重锦,锦之熟细者。”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球琳重锦,充於府库。”
(2).用以形容波光粼粼的水面。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漢語大詞典》:皎镜(皎鏡)
(1).犹明镜。亦喻水面。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十一:“方池含积水,明月流皎镜。” 唐 罗隐 《投礼部郑员外启》:“伏以皎镜无私,虽容屡照;医门多病,应倦施功。” 前蜀 韦庄 《岁晏同左生作》诗:“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2).明洁貌。 南朝 梁 沈约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杖那国:“山岭有 龙池 ,周三十餘里,渌波浩汗,清流皎镜。”参见“ 皦镜 ”。
《漢語大詞典》:皦镜(皦鏡)
明洁貌。 南朝 齐 王俭 《灵丘竹赋》:“霜皦镜於原隰,木衰疎於郊阡。”参见“ 皎镜 ”。
《漢語大詞典》:水荇
荇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嫩时可食。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嫋嫋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漢語大詞典》:玉奁(玉奩)
亦作“ 玉匳 ”。
(1).玉制的盛香物或梳妆用品的器具。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醮起彤庭烛,香开白玉匳。” 宋 秦观 《海康书事》诗之七:“上客赋驪驹,玉奩开素手。” 清 汪懋麟 《同叔定兄与诸友人之丰台看芍药》诗:“玉奩乱泼脂水浓,春波半溅青裙湿。”
(2).指镜。比喻明净的水面。 宋 秦观 《题汤泉》诗之二:“温井霜寒碧甃澄,飞尘不动玉奩清。” 宋 秦观 《拟郡学试东风解冻》诗:“江河霜练静,池沼玉奩空。”
《國語辭典》:沆漭  拼音:hàng mǎng
水面宽广浩大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瀇瀁沆漭,错紾槃委。」
《國語辭典》:沉没(沉沒)  拼音:chén mò
1.没入水中。《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
2.埋没而不能出头。《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唐。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夫圣唐钜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漢語大詞典》:踏水
亦作“蹋水”。
(1).临水;傍水。 唐 韩翃 《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唐 无名氏 《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唐 韩偓 《玩水禽》:“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2).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后传》第十五回:“ 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
(3).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军,被妖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4).脚踏水车戽水。 宋 辛弃疾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词:“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煑纤鳞。” 清 祝咸章 《踏车行》:“卖来卖去苦钱水,僱人踏水无昏晓。” 清 陈均 《踏车叹》:“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 高晓声 《流水汩汩》:“你们年轻人连水都没有踏过,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漢語大詞典》:镜浦(鏡浦)
像镜子一样清澈的水面。 元 杨维桢 《米菱曲》:“鸳鸯飞镜浦,鸂鶒睡银沙。”
《漢語大詞典》:浮藻
(1).浮华的辞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意少一字则义闕,句长一言则辞妙,并有司之实务,而浮藻之所忽也。”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嘆曰:‘为学当如是矣!’遂刮去浮藻,竭心推性命之秘。”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彼钱穀簿书不可言学问矣,浮藻餖飣可为圣学乎?”
(2).浮在水面上的藻类植物。 元 范梈 《秋江钓月》诗:“丝纶荡浮藻,我船尔櫂歌。”
《國語辭典》:漂漂  拼音:piāo piāo
1.飞扬、高飞的样子。汉。贾谊〈吊屈原文〉:「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2.漂浮流去。《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沸水漂漂,九阳之山。」
3.漂泊。唐。杜甫〈严氏溪放歌行〉:「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國語辭典》:影子  拼音:yǐng zi
1.光线无法穿透物体形成的阴影。
2.在镜子、水面等物中映出的影像。也称为「影儿」。
3.模糊的印象。《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是个读书人,并不在这上头考究,所以有些规矩,大半忘记,只恍惚记得一点影子。」也称为「影儿」。
4.身影、人影。如:「我才一转身,他就跑得连影子也不见了。」也称为「影儿」。
5.端倪。《儒林外史》第五○回:「贵相知此事,老先生自然晓得个影子?」
《漢語大詞典》:轻沤(輕漚)
浮在水面的水泡。 唐 元稹 《哭小女降真》诗:“雨点轻沤风復惊,偶来何事去何情。” 清 赵翼 《浪花》诗:“轻沤数点碧溪滨,醖酿寧烦淑气緼。”
分類:水面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