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旭日初升  拼音:xù rì chū shēng
清晨的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景象。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一。史料。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于是权奸既去,新政如旭日初升,群贤并进,内外协力,宏济艰难,遂启中兴之治。」也作「旭日东升」。
《漢語大詞典》:新鲜血液(新鮮血液)
比喻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 毛泽东 《〈共产党人〉发刊词》:“我们相信,有了十八年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它的有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带着新鲜血液富有朝气的新党员、新干部相互协力的情况下……是可能达到这些目的的。” 袁静 《伏虎记》第五四回:“看到部队一多半是新战士,到处都是他们欢声笑语的声音,欢蹦乱跳的身影,钢八连又补充了新鲜血液。”
《国语辞典》:生趣盎然  拼音:shēng qù àng rán
1.形容洋溢著生气与活力的样子。如:「春夏之交,公园里一片葱绿,虫鸣鸟叫,生趣盎然。」
2.形容生动活泼而充满趣味。如:「学生的话剧表演,生趣盎然,为全场带来欢笑。」
《国语辞典》:神清气全(神清气全)  拼音:shén qīng qì quán
神态清朗,活力充沛。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麻姑洞妇人》:「自是神清气全,老无疾病。」
《国语辞典》:劲道十足(劲道十足)  拼音:jìn dào shí zú
形容非常有干劲活力。如:「公司宣布加薪后,大家在工作上的表现劲道十足。」
分类:干劲活力
《国语辞典》:行尸视肉(行尸视肉)  拼音:xíng shī shì ròu
比喻人没有生气活力,庸碌无所作为。明。凌濛初《红拂记。楔子》:「俺执拂豪家历数年,偷阅游宾整万千,多是行尸视肉一般般。」也作「行尸走肉」。
《漢語大詞典》:活跳跳
活跃,充满活力。 梁斌 《红旗谱》六:“活跳跳的闺女,心性儿有多么活泼,身子骨儿有多么结实!”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章一:“文人学士们的作风在向死路上走去,而民间的作品却仍是活人口上的东西,仍是活跳跳的生气勃勃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活鲜鲜(活鮮鮮)
(1).有活力,充满生机。 郭沫若 《地下的笑声·月光下一》:“怎么这个被结核菌已经烧枯了的身子偏支持了一年多,活鲜鲜的嫩苗仅仅五天工夫就死掉了呢!”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尽管有真枪实弹与纸上硝烟的不同,却同样要以活鲜鲜的生命相搏击的。”
(2).鲜明,生动。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读新书有如幼时看西洋景,一页一页都有活鲜鲜的意思。” 沙汀 《闯关》十五:“这一天 余明 的神情、态度, 左嘉 也一下那么活鲜鲜的记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活龙鲜健(活龍鮮健)
形容健壮有活力。《何典》第三回:“这是两服仙人弗识的丸散在内:一服用软口汤送下,明日再将乱话汤送下一服,包你活龙鲜健便了。”
分類:健壮活力
《漢語大詞典》:活泼剌(活潑剌)
(1).充满活力貌。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见锦鳞鱼活泼剌波心跳,银脚蟹乱扒沙在岸上藏。”
(2).生动自然。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李屏山 ﹞晚甚爱 杨万里 诗,曰:‘活泼剌底,人难及也。’”
《漢語大詞典》:活铮铮(活錚錚)
形容充满活力和生机。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殉梦:“活錚錚一个如花似玉的二姑,则被这几页破书断送了。”
《國語辭典》:活喇喇  拼音:huó lā lā
活生生,富生命力。《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直教黑茫茫断头之路,另见个境界风光;活喇喇拼命之夫,重开个铺行生理。」
《國語辭典》:朝气蓬勃(朝氣蓬勃)  拼音:zhāo qì péng bó
形容精神振作,充满旺盛的活力。如:「看到中华队球员个个朝气蓬勃、纪律严整,不由得对他们的夺标增加了信心。」
《國語辭典》:半死不活  拼音:bàn sǐ bù huó
没有生气、快要死的样子。《老残游记》第六回:「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了监了。」《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一天给两碗冷饭,吃到如今,还是那们半死不活的呢!」也作「半死半活」。
《漢語大詞典》:青春万岁
长篇小说。王蒙作。1979年出版。建国初期,北京市某女中高三年级一群充满活力的姑娘,各人经历不同,性格各异。在集体生活中,常发生一些矛盾,然而,集体的友谊温暖着年轻的心。毕业时刻,姑娘们怀着美好的理想,准备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