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鸿醇(鴻醇)
(1).博大淳厚。隶释·汉陈球后碑:“厥泽鸿醇,则百姓敬之如神祇,爱之如慈亲。”
(2).指美好的德行和淳朴的风化。 唐 李华 《含元殿赋》:“虽欲宫 崑崙 而馆 不周 ,城八极而隍四海,犹未足储鸿醇而俯丕耀。”
《漢語大詞典》:醇素
淳厚素朴。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公承家崇轨,受天醇素。”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且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彫饰,时移世改,理自然也。”
分類:淳厚素朴
《漢語大詞典》:醇悫
淳厚诚笃。 明 唐顺之 《李宜人传》:“ 洪先 凝重醇慤,其志必欲为古人而后止。”
《漢語大詞典》:腴厚
谓物产丰饶,风俗淳厚。 明 李东阳 《奉谦斋徐先生书》:“﹝贵郡﹞风土腴厚,文献华美,为天下最。”
《漢語大詞典》:亶厚
忠厚,淳厚。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序》:“非唯圣人,俾尔亶厚,夫有恒者,亦允臻矣。”
分類:忠厚淳厚
《漢語大詞典》:淳洁(淳潔)
亦作“ 淳絜 ”。 淳厚清白。后汉书·郑均传:“又前 安邑 令 毛义 ,躬履逊让,比徵辞病,淳絜之风, 东州 称仁。” 唐 吕岩 《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引:“观其禪学精明,性源淳洁,促膝静坐,收光内照。”
分類:淳厚清白
《漢語大詞典》:醇熙
淳厚温和。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有若府君之行,斥乎浇漓,葆乎醇熙。”
分類:淳厚温和
《漢語大詞典》:惇懿
淳厚善良。 宋 苏舜钦 《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公﹞幼而惇懿,不妄言笑。”
《漢語大詞典》:醇温
淳厚温和。 明 高启 《妫蜼子歌》:“作为古文词,言高气醇温。手提数寸管,欲发义理根。”
分類:淳厚温和
《漢語大詞典》:醇薄
淳厚和浇薄。文选·潘岳〈笙赋〉:“彼政有失得,而化以醇薄。” 张铣 注:“谓政有失得,而风化有醇厚有浇薄也。”
分類:淳厚浇薄
《漢語大詞典》:渊醰(淵醰)
谓旨趣深远淳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朝駢体,自以 陈检讨 为开山,由其才气横逸,泽古渊醰,而笔力又足以驾驭之。”
《漢語大詞典》:醇浇(醇澆)
淳厚和浇薄。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总而言之,俗尚之所繇以醇浇也,人心之所繇以邪正也。”
分類:淳厚浇薄
《漢語大詞典》:淳鲁(淳魯)
淳厚朴实。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老成慎趋好,后生守淳鲁。”
《漢語大詞典》:物殷俗阜
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开元 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 河 清海晏,物殷俗阜。” 宋 王谠 唐语林·规箴:“天下大理, 河 清海晏,物殷俗阜, 安西 诸国,悉平为郡县。”
《漢語大詞典》:遗风古道(遺風古道)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清 元祚 《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诗:“水田茆屋 莫愁 村,别有遗风古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