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混芒  拼音:hùn máng
不分明的样子。指上古未开化的状态。《庄子。缮性》:「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也作「混茫」。
《漢語大詞典》:墋黩(墋黷)
混沌不清貌。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芒芒宇宙,上墋下黷。” 李善 注:“天以清为常,地以静为本,今上墋下黷,言乱常也。墋,不清澄之貌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溃溃沸腾,茫茫墋黷,天地离阻,人神惨酷。”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诗:“乾坤同墋黷,日月沦精光。”
分類:混沌不清
《漢語大詞典》:涬溟
自然混沌之气。庄子·在宥:“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成玄英 疏:“溟涬,自然之气也。茫荡身心大同,自然合体也。”
分類:自然混沌
《國語辭典》:濛鸿(濛鴻)  拼音:méng hóng
混沌迷濛的样子。三国魏。曹植 魏德论:「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濛鸿,兆朕未形。」唐。韩愈〈元和圣德〉诗:「焕赫婐媠,渎鬼濛鸿。」
《漢語大詞典》:混蒙(混濛)
混沌蒙昧。 宋 欧阳修 《与张秀才第二书》:“及诞者言之,乃以混蒙虚无为道,洪荒广略为古,其道难法,其言难行。”
混濛:模糊,不分明貌。《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天地间扯起了茫茫雨帐,远处的群山,近处的田野,一派混濛。”
《漢語大詞典》:敦然
(1).淳厚貌;浑厚貌。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君夙有闻於乡,博学明仪,其量渊然,其行敦然,其堪是任,无疑也。” 清 恽敬 《原命》:“夫气不有呕然而和者乎?穆然而肃者乎?其呕然者,非秩然而序,无以大;其穆然者,非攸然而通,无以久;其序而大,通而久者,不有其敦然者乎?”
(2).粗厚结实貌。 清 唐甄 潜书·省刑:“ 山东 习用重刑·杖以巨竹连根为之,长八尺,头径六寸,厚五寸,敦然方物也。”
《漢語大詞典》:大冥
(1).古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淮南子·本经训》“犹在于混冥之中” 汉 高诱 注:“混,大也;大冥之中,谓道也。”
(2).谓蒙昧昏暗。 章炳麟 《訄书·原学》:“ 路索 穿窬脱纵,百物无所约制,以是深观,得其精和,故能光大冥而极自由。”
(3).古书中北方泽名。《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大,纯方千里。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西北方曰 大夏 ,曰 海泽 ;北方曰 大冥 ,曰 寒泽 。”
《漢語大詞典》:九素
道教语。即先天九气。道教认为天地混沌之时为先天,有玄、元、始三气,三气又各化生三气,合成九气,为万物之源。素,本源。《太清玉册》谓,先天九气者:始气生混混气苍,混气生洞洞气赤,洞气生皓皓气青;元气生旻旻气緑,旻气生景景气黄,景气生遁遁气白;玄气生融融气紫,融气生炎炎气碧,炎气生演演气黑。云笈七籤卷八:“太初,天中有华景之宫,宫有自然九素之气,气烟乱生,雕云九色,入其烟中者易貌,居其烟中者百变。”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
《漢語大詞典》:浑濛(渾濛)
指混沌之气。 清 毛奇龄 《谒嵩岳》诗:“日月环区宅,阴阳割浑濛。”
《漢語大詞典》:浑蒙(渾蒙,渾濛)
模糊,不分明貌。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二:“死寂,死寂,好一似沉沦大陆,浑蒙。”
渾濛:指混沌之气。 清 毛奇龄 《谒嵩岳》:“日月环区宅,阴阳割浑濛。”
《漢語大詞典》:澒濛
旧谓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之气或混沌之状。《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高诱 注:“皆未成形之气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贯鸿濛以东朅兮,维六龙於扶桑。” 王逸 注:“澒濛,气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今夫天茫旻漠溟,澒濛鸿洞,运於於穆之中,超乎非想之外。”
分類:宇宙混沌
《漢語大詞典》:洪元
道家指天地初开、混沌未分之时。云笈七籤卷二:“洪元一治,至于万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
《漢語大詞典》:瞢闇
亦作“ 瞢暗 ”。 谓昼夜未分,混沌不明的样子。《楚辞·天问》:“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朱熹 集注:“瞢暗,言昼夜未分也。”
分類:昼夜混沌
《漢語大詞典》:玄封
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 唐 元结 《补乐歌·大韶》:“欲闻朕初兮,玄封冥冥。”
《漢語大詞典》:造昧
谓混沌蒙昧之状态。亦借指太古时代。《宋书·武帝纪上》:“古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列贯三辰,神人代序,谅理本於造昧,而运周於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