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秀彻(秀徹)
清秀明达。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 絶重 褚公 ” 刘孝标 注引 王愔 《文字志》:“ 桓彝 见其四岁时,称之曰:‘此儿风神秀彻,当继踪 王东海 。’”晋书·王戎传:“ 戎 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 庆之 ﹞状貌白晳,丰神秀彻如仙人。”
分類:清秀明达
《漢語大詞典》:娟媚
清秀妩媚。 清 徐芳 《柳夫人小传》:“ 柳 幽艷秀发,如芙蓉秋水,自然娟媚。” 陈去病 《梨花里留别亚子》诗:“谁家水杨柳,秋末尚青青。倒影自娟媚,临风亦娉婷。” 冰心 《往事·六一姊》:“那种娟媚入骨的风度,的确是我过城市生活以前所见的第一美人儿!”
分類:清秀妩媚
《漢語大詞典》:清耸(清聳)
(1).清亮高亢。 唐 韩愈 孟郊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商听饶清耸,闷怀空抑噫。”
(2).清秀挺拔。 明 李东阳 《文僖董公墓志铭》:“公修眉长身,骨格清耸。”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集〉序》:“山林之文,尚志节,远声利,其体则清耸奇峻,涤陈薙冗,以成一家之论。”
《漢語大詞典》:神检(神檢)
指清秀超逸的仪表。晋书·乐广传:“ 广 性清淳,爱 髦 有神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王仲至 閲吾家画,最爱 王维 画《黄梅出山图》。盖其所图 黄梅 、 曹溪 二人,气韵神检,皆如其为人。” 明 夏完淳 《五子诗·陆鲲庭》:“渊玄既凤举,神检自玉立。”
《漢語大詞典》:皙皙
形容清秀白净。《隋唐演义》第三二回:“皙皙清眉秀目,纤纤齿白唇红。”
分類:清秀白净
《漢語大詞典》:简秀(簡秀)
端庄清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 阮思旷 ,骨气不及 右军 ,简秀不如 真长 ,韶润不如 仲祖 ,思致不如 渊源 ,而兼有诸人之美。”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姜夔题〈保母帖〉:“文势简秀,亦类其父。”
分類:端庄清秀
《漢語大詞典》:青标(青標)
(1).清秀标致。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上国发轫》:“琴童生得青标,每日街上摆摆摇摇。”
(2).高洁。 明王錂《寻亲记·伤生》:“他们守节甚青标,东人枉自焦躁。”
《漢語大詞典》:颀秀(頎秀)
修长清秀。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定恭王:“貌頎秀,猿臂,善射,駷马蹻捷如飞。”
分類:修长清秀
《漢語大詞典》:丰秀(豐秀)
谓肌肤丰满,眉目清秀。旧唐书·怀哀王敏传:“ 怀哀王 敏 , 玄宗 第十五子也。幼而丰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内赞礼官……其官十餘员,自答应长随,选其动作便利,声音洪亮,仪表丰秀者为之。”
《漢語大詞典》:清慧
清秀慧美;美好明智。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诗:“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 明 唐顺之 《郑君元化正典序》:“ 会稽 金锡竹箭之产甲天下,其钟为人文大率峭拔清慧,能以文章勋伐耀於当世。” 郁达夫 《黄花节日觞咏摄影同仁嘱题照后藉赠园主》诗:“难得主人能好客,诸孙清慧令公贤。”
《漢語大詞典》:孤俊
(相貌)特别清秀好看。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六:“俄有白衣丈夫,戴纱巾,貌孤俊,年近五十,循涧而来。”
《漢語大詞典》:清隽(清雋)
亦作“ 清俊 ”。亦作“ 清隽 ”。
(1).清高超群。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刘胜 位故大夫……清雋就义,隐居篤学,时所不综,而 密 达之。”
(2).清新隽永。《宋书·礼志一》:“儒者称 公羊高 亲受 子夏 ,立於 汉 朝,辞义清俊。” 明 杨慎 词品·洪觉范梅辞:“梅辞如此清俊,亦仅有者。” 清 阮元 石渠随笔·明太祖仁宗宣宗三帝书卷:“今晨览卿为余所改之诗,甚是丰采清雋,真有益于日新。” 陈衍 《〈知稼轩诗〉序》:“ 弢庵 意在学 韩 ,实似 荆公 ,於 韩 专学清隽一路。”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面通常放着两张籐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但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
(3).清秀俊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四君年二十餘,修晳清俊,不似边陲之产。”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许 本农家,父子皆木訥,生貌特清雋。” 杨朔 《海天苍苍》:“这个十分清俊的青年,两只明亮的大眼睛里藏着无限美丽的感情,美丽的思想,美丽的灵魂。”
见“ 清雋 ”。
《漢語大詞典》:秀越
清秀超越。 明 田艺蘅 《煮泉小品·宜茶》:“兹山深厚高大,佳丽秀越,为两山之主。” 清 姚莹 《朝议大夫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先生貌清而癯,而神采秀越,风仪閒远。”
分類:清秀超越
《漢語大詞典》:秀颜(秀顔)
清秀的颜容。 晋 傅玄 《艳歌行》:“丹唇翳皓齿,秀颜若圭璋。”
分類:清秀
《漢語大詞典》:吴均体(吴均體)
南朝 梁 文学家 吴均 ,文章清秀拔俗,时人或仿效之,称“吴均体”。南史·文学传·吴均:“ 均 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斆之,谓为‘吴均体’。”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 均 夙有诗名,文体清拔,好事者或模拟之,称‘吴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