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县壶
钟箭
彤壶
沃漏
箭滴
蟾壶
五壶浮漏
悬壶代哭
漏刻之间
《漢語大詞典》:县壶(縣壺)
(1).漏水计时壶。即后世漏壶的原始形式。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后以“悬壶”称行医卖药。“悬壶”也写作“县壶”。 明 吴承恩 《寿王可斋七帙障词》:“膝下儿孙,庆县壶之有继;门前宾客,喜絜榼之方来。”
《漢語大詞典》:钟箭(鐘箭)
指时辰、时间。箭,指漏箭。 南朝 梁 陆倕 《为张侍中谢启》:“徒课虚无,空延钟箭。”一本作“ 鐘箭 ”。 南朝 陈 张正见 《上之回》诗:“欲知钟箭远,遥听寳鸡声。”
(1).指古代置于漏壶中用以标记时刻的箭形浮标。 唐 韦承庆 《直中书省》诗:“禁宇庭除阔,闲宵鐘箭移。”
(2).借指时间。 清 黄宗羲 《余恭人传》:“九死之心,空延鐘箭。”
《漢語大詞典》:彤壶(彤壺)
朱漆漏壶。古代计时器的一种。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勾女童队》:“彤壶漏箭,随鸡唱以渐移;絳节綵髦,闻凤簫而自举。”
《漢語大詞典》:沃漏
以沸水浇灌漏壶。周礼·夏官·挈壶氏“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冬,水冻,漏不下。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谓沃漏也。” 孙诒让 正义:“沃漏,谓沸水以浇沃漏壶。”
《漢語大詞典》:箭滴
谓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谓漏壶滴水。 宋 刘过 《贺新郎·平原纳宠姬能奏方响席上有作》词:“错认佩环犹未是,依约雏鶯囀柳。任箭滴,铜壶银漏。”
《漢語大詞典》:蟾壶(蟾壺)
古代计时器。一种蟾蜍形的漏壶。 唐 李约 《岁日感怀》诗:“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
《漢語大詞典》:五壶浮漏(五壺浮漏)
由五个壶组成的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以太子中允 沈括 提举司天监,始製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参见“ 漏壶 ”。
《國語辭典》:漏壶(漏壺)  拼音:lòu hú
古代计时所用的铜壶。宋。苏轼〈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诗:「秋风吹雨凉生肤,夜长耿耿添漏壶。」
《漢語大詞典》:悬壶代哭(懸壺代哭)
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 郑玄 注:“代,更也。未殯,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室家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歷春冬。”
《国语辞典》:漏刻之间(漏刻之间)  拼音:lòu kè zhī jiān
古代计时器漏壶上一刻度所占的时间。形容极短暂的时间。《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赖宗庙之灵,及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悹、唐衡、尚书令尹勋等激愤建策,内外协同,漏刻之间,桀逆枭夷。」汉。王充《论衡。变动》:「盗贼之人,见物而取,睹敌而杀,皆在徙倚漏刻之间,未必宿日有其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