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狂攘
(1).纷乱貌。楚辞·严忌〈哀时命〉:“摡尘垢之狂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朱熹 集注:“狂攘,乱貌。” 汉 马融 《围棋赋》:“狂攘相救兮,先后并没。”
(2).猖狂作乱。 唐 皮日休 《新城三老董公赞》:“ 项 氏狂攘,贼我 怀王 。”
《漢語大詞典》:鸮张(鴞張)
鸮鸟张翅。比喻猖狂,嚣张。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时 闯 逆纵横 陕 豫 , 献忠 鴞张 楚 地。”
《漢語大詞典》:猖猾
猖狂狡猾。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 吴王 濞 骄恣屈强,猖猾始乱。” 李周翰 注:“猖猾,狂狡貌。”
分類:猖狂狡猾
《國語辭典》:张牙舞爪(張牙舞爪)  拼音:zhāng yá wǔ zhǎo
1.形容猛兽发威的凶相。《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化为八只吊睛老虎,张牙舞爪,来攫真人。」
2.比喻张扬作势,猖狂凶恶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著父兄势力,张牙舞爪,诈害乡民。」《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她就站起来满地张牙舞爪的说道:『说这不当著他们两老儿的么?』」也作「舞爪张牙」。
《國語辭典》:舞爪张牙(舞爪張牙)  拼音:wǔ zhǎo zhāng yá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比喻张扬作势,猖狂凶恶的样子。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八出:「你道他两个覆地翻天,射影吹沙,舞爪张牙,那恢恢天网,终久还他带锁披枷。」也作「张牙舞爪」。
《國語辭典》:跳梁小丑  拼音: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惯于兴风作浪,但却成不了大气候的卑鄙小人。如:「这些跳梁小丑,喜欢搬弄是非,别听他们的。」
《漢語大詞典》:疯疯势势(瘋瘋勢勢)
形容猖狂凶横。 梁斌 《红旗谱》五三:“小军官嗤地抽出盒子枪来,说:‘站住!’…… 严知孝 一下子楞住,瞪着小军官看了半天,才说:‘你疯疯势势,想干什么?’”
分類:猖狂凶横
《漢語大詞典》:猖肆
猖狂放肆。明史·云南土司传三·木邦:“ 云南 守臣奏 孟密 侵夺 木邦 ,兵连祸结,垂四十餘年,屡抚屡叛,势愈猖肆,请调兵往讨。”
《漢語大詞典》:獗竖(獗豎)
犹言猖狂小子。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六章:“案中指目 陈永锡 、 孙镜 、 黄德铣 ,獗竖小人,夤缘阶进。”
分類:猖狂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