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剑树刀山(剑树刀山)  拼音:jiàn shù dāo shān
1.佛教典籍中描述的一种地狱情境。山路是刀刃构成,走在其上皮肉断碎,林上树叶都是铦利剑刃,风吹叶落,会斩剌肢体。见《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一。后人据以制造一种极残忍的刑罚。也作「刀山剑树」。
2.比喻极其危险艰难的境地。如:「这里纵使是剑树刀山,我也要往前闯一闯。」
《国语辞典》:震波测勘(震波测勘)  拼音:zhèn bō cè kān
一种地球物理探勘方法。利用人工爆震所产生的震波,探测地下可能储存油气的地质构造或矿床,简称为「震测」。
《国语辞典》:鹰式飞弹(鹰式飞弹)  拼音:yīng shì fēi dàn
一种地对空飞弹。射程约二十二浬,是特为对抗低飞的飞机而设计。
《国语辞典》:桂戏(桂戏)  拼音:guì xì
一种地方戏曲。参见「桂剧」条。
《国语辞典》:拉魂腔  拼音:lā hún qiāng
一种地方戏剧的唱腔。二百年前由流行于江苏北部海州一带的太平歌、猎户腔发展而成。因女腔多在句末尾音用假声作七度向高音翻转,而有拉后腔、拉呼腔之称,后再讹传为拉魂腔。曲调婉转动听,唱腔为板腔体。主要伴奏乐器为板弦、二胡、大胡、笛子、哨呐和打击乐器等。其后流传各地演变为泗州戏、淮海戏、柳琴戏。此三剧的传统剧目和主要唱腔都相同,演唱方式也相似。
《国语辞典》:显生元(显生元)  拼音:xiǎn shēng yuán
一种地质年代单位,指五亿七千万年前迄今期间。此期间所形成的地层中已含有生命的化石,故称为「显生元」。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漢語大詞典》:垡田士
古代屯田种地的士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河 水﹞又东逕 楼兰城 南而东注,盖墢田士所屯,故城禪国名耳。”
《国语辞典》:后滚翻(后滚翻)  拼音:hòu gǔn fān
一种地板运动动作。即身体屈膝蜷蹲后倒,以臀、背、后脑顺序著垫滚翻。
《國語辭典》:暗射地图(暗射地圖)  拼音:àn shè dì tú
地图中只记各省县等所在地的符号,而不载其名称者,称为「暗射地图」。多用在教育学生,俾便练习记忆。
《漢語大詞典》:青阳腔(青陽腔)
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 浙江 的余姚腔和 江西 的弋阳腔于 明 嘉靖 年间相继传入 青阳 后,同当地的民间曲调汇合形成。一般认为青阳腔即 明 代的池州腔,现在赣剧中仍有青阳腔。也有人认为青阳腔兼指徽州腔和池州腔。
《漢語大詞典》:垦民(墾民)
开荒种地的人。《解放日报》1944.12.18:“安置新垦民二八六五五户,共一二六二四八人,大大救济了贫民和难胞。”
分類:开荒种地
《漢語大詞典》:克宁军(克寧軍)
宋 代的一种地方治安军队。宋史·太祖纪二:“﹝ 乾德 三年九月﹞壬申,詔 蜀 诸郡各置克寧军五百人。”
《漢語大詞典》:毛葫芦军(毛葫蘆軍)
元顺帝 时召募的一种地方地主武装。其作用略同于团练。 明 代沿其制,尝用以抵抗 倭 寇和镇压农民起义军。元史·朵尔直班传:“会盗起 河南 ……募民为兵,出库所藏银为大钱,射而中的者赏之,由是人皆为精兵。 金 商 义兵以兽皮为矢房,状如瓠,号毛葫芦军,甚精鋭。列其功以闻,赐敕书褒奬之,由是其军遂盛,而国家获其用。”亦称“ 毛葫芦兵 ”、“ 毛胡芦兵 ”。元史·顺帝纪六:“立 南阳 、 邓州 等处毛胡芦义兵万户府,募土人为军,免其差役,令讨贼自效。因其乡人自相团结,号毛胡芦,故以名之。” 清 戴笠 《怀陵流寇始终录》卷五:“癸亥, 磁州 道 祝万龄 以毛葫芦兵八百人至,贼走 陵川 。毛葫芦,矿徒也。其头目称脑角。”
《国语辞典》:庐剧(庐剧)  拼音:lú jù
一种地方戏曲。流行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以南及长江两岸,旧称为「倒七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