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仪式(儀式)  拼音:yí shì
举行典礼的秩序、形式等。如:「仪式简单而隆重。」
《國語辭典》:整治  拼音:zhěng zhì
整顿治理。如:「整治河川」。《汉书。卷二六。天文志》:「故候息耗者,入国邑,视封畺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口之润泽。」
《國語辭典》:整治  拼音:zhěng zhi
1.料理筵席的饮食。《西游记》第三一回:「整治素筵,大开东阁。」《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那肴馔都是自己家里整治的,极其清洁。」
2.惩治。如:「像他这种自私自利的人,非得好好的整治他不可。」
《国语辞典》:乱交(乱交)  拼音:luàn jiāo
男女间无秩序的结合。《北齐书。卷九。列传。文襄元后》:「其高氏女妇无亲疏,皆使左右乱交之于前。」
《國語辭典》:秩叙(秩敘)  拼音:zhì xù
依照爵秩等第收受俸禄。《周礼。天官。宫伯》:「掌其政令,行其秩叙。」
《國語辭典》:混乱(混亂)  拼音:hùn luàn
杂乱没有次序。如:「现在的交通非常混乱。」《南史。卷六三。羊侃传》:「景既卒至,百姓竞入,公私混乱,无复次序。」
《國語辭典》:常轨(常軌)  拼音:cháng guǐ
惯常遵行的法则。《魏书。卷六○。韩麒麟传》:「入粟者与斩敌同爵,力田者与孝悌均赏,实百王之常轨,为治之所先。」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五。严恽》:「观其所为文,工于七字,往往有清便柔媚,时可逸骏于常轨。」
《漢語大詞典》:班制
(1).尊卑的秩序。礼记·檀弓下:“夫子听 卫国 之政,脩其班制,以与四邻交, 卫国 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 郑玄 注:“班制,谓尊卑之差。”
(2).颁布制度。《魏书·北海王详传》:“是以班制垂式,名为治本,整纲提目,政之大要。”
《漢語大詞典》:乱放
放东西没有秩序;乱七八糟地放。例如:许多橡木树干满地乱放着。
《國語辭典》:系统(系統)  拼音:xì tǒng
1.同类事物,按一定秩序相连属,而自成一整体。
2.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关联的单元,为达成共同任务时所构成的完整体。
《漢語大詞典》:大从(大從)
指正常秩序。左传·昭公五年:“ 竖牛 祸 叔孙氏 ,使乱大从,杀适立庶。” 陆德明 释文引 服虔 云:“使乱大和顺之道。”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从,当训‘顺’。言立适大顺也。今杀适立庶,则乱大顺矣。”
分類:正常秩序
《漢語大詞典》:事序
事情的条理、秩序。左传·昭公十一年:“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 杨伯峻 注:“事序犹言事理·序,绪也,今言条理。”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故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八书以铺政体,十表以谱年爵,虽殊古式,而得事序焉。”
分類:条理秩序
《漢語大詞典》:元序
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后汉书·礼仪志赞:“元序斯立,家邦乃隆。”
《漢語大詞典》:王轨(王軌)
王朝的秩序,制度。《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方今羣凶猾夏,四海未寧,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能独建。” 晋 傅玄 《吏部尚书箴》:“明明王轨,制为九秩。”
《漢語大詞典》:礼治(禮治)
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礼,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仪式等。儒家自 孔子 起即提倡礼治,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遵守礼制,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漢語大詞典》:打乱
干扰(如加以妨碍或使改变方针或使停止)例如:打乱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破坏已定的、合意的或井井有条的秩序或扰乱适当安排。例如:打乱了家务的正常进行。